自從幾年前開始,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似乎被某種定義洗腦了:電量為王,續航為王。即使自主品牌紛紛拿出堆砌電池的“油改電”產品擁入市場,用戶在百般權衡之下依然愿意相信電池包的大小比一臺車的品質重要。而合資純電車逐漸將續航突破至400公里以上時,用戶便多了一種選擇思路,也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款車的綜合品質上。別克微藍就是一款看一眼就不會忘記的純電動汽車,基于上汽通用別克下單獨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構架所打造的它,更是帶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小驕傲。
作為最早開發純電動的合資車企 上汽通用積淀已久
1997年出生的上汽通用,自1999年推出第一款別克新世紀以來,就不斷為市場創造著驚喜。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合資中高檔轎車之一,新世紀也成為了中國人對美式轎車認知的啟蒙。20年間,別克GL8、凱越、君越、林蔭大道等經典車型更是見證了中國汽車從萌芽走向擁有全球第一大市場的鼎盛,對幾代中國人的購車認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而2019年上海車展前夕,第一款純電動車VELITE 6(后命名為微藍)的上市,也讓人們意識到,在電動化方面,上汽通用同樣做了很多準備。
早在1996年,通用就推出了第一輛純電動汽車EV1,此后的二十余年間,包括插電混合雪佛蘭Volt、純電動車Bolt和插電式混合凱迪拉克 CT6在內的熱銷車型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據相關數據,截止到2018年5月,通用全球范圍所有電動車的行駛里程已經超過50億公里。
雪佛蘭Volt
之所以能夠接連不斷地推出叫好又叫做的產品,與近些年來,上汽通用在自主研發上的努力密不可分。以微藍為例,這款基于正向研發的車型,在整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著堅實的基礎。
其中,特別要提到的是,與市面上其他“油改電”的車型不同,微藍是基于上汽通用別克下單獨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構架所打造,無論從外觀、車內的空間利用率、再或是主被動安全等方面都有著單獨的設計和優化。
再加之別克專屬的eMotion純電動驅動技術和eConnect互聯技術,微藍也真正實現了別克“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新能源車型開發理念。
當然,評判一輛車究竟夠不夠好,僅憑數據是沒有意義的,還要看實際操作。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微藍提供了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經濟、普通和運動,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駕駛習慣及路況進行個性化調節,而0-50km/h加速僅需3.6秒的表現,也可以讓用戶隨時享受運動轎車的魅力。
同時,在避震方面,微藍還使用了多連桿獨立懸架設計,使得車輪即使在高速行駛時,駕駛者在車內也幾乎感覺不到晃動感。
別克微藍既是驕傲的微藍 也是“接地氣”的微藍
事實上,一直以來,合資車企推出的車型都面臨著一個相同的問題——如何能夠抓住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國外市場的表現風生水起,進入中國市場后卻反響平平,這樣的失敗案例在近兩年并不少見。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作為目前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合資車企如何能準確找到用戶痛點,便也成為了一款車型能否成功的標準之一。而別克微藍的推出,顯然是經過大量消費者調查的。
首先,與大多數車企不同,別克將第一款純電動車型定位于MAV,即多功能運動型轎車。車輛在擁有運動設計感的同時,還擁有靈活的空間布局,集轎車與SUV的優點于一身。這樣的設計不僅考慮到了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趨勢,同時也為家庭用車的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
其次,續航里程方面,微藍也先后推出了301KM和410KM兩個版本供消費者選擇。但事實上,無論是最初的301KM,還是后期升級到410KM,微藍的續航能力在一眾標榜500-600KM的長續航車型中,并不算亮眼,但這卻足以能滿足別克微藍目標消費群體的日常需求。
上汽通用別克市場營銷部曾表示,微藍的定義是城市交通工具,這是基于千萬級的老客戶畫像而確認的真實使用需求。根據統計,別克城市用戶一天出行的距離平均為25-30公里,最遠的也不過80-100公里。因此這樣的續航里程設計,無論如何也能滿足其目標客戶群體的需求。
最后,再來說說顏值,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一身“別克藍”的微藍首先在車身的顏色方面就十分抓人眼球,配合著銀白色的飛翼式前格柵和大燈,更呈現出一種科技感。從側面來看,下壓的車身線條給人以很強的運動與時尚感。
同時,作為一款緊湊型車,微藍還通過將A柱與引擎蓋的距離縮短,拉升車尾部線條兩處設計,盡可能地增加了車內的乘坐體驗。這對于習慣家庭用車的中國消費者來說,也是利用率非常高的一項創新。
別克微藍的內飾主打簡潔、科技風格,搭載了時下潮流的液晶儀表盤、懸浮式中控屏,拉絲面板與翻毛皮材質座椅凸顯優雅質感。eConnect 2.0車載多媒體系統采用高效便捷的卡片式UI,屏幕反應速度非常靈敏。
作為上汽通用別克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動車型,微藍的意義自然毋需多言。這不僅代表著別克在產品線布局方面的完善,同時更是上汽通用電動化轉型的成就之作。
上高山、下火海,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
無論體驗再好,安全仍然是用戶在選購電動車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對于這一點,上汽通用別克自然也格外重視。
作為上汽通用別克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微藍一經面世,便符合ASIL D系統安全最高等級。
ASIL是《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和GBT34590 標準中,評估道路車輛的功能性失效可能引起危害的風險等級,用來描述系統能夠實現制定安全目標的概率高低。根據規定,ASIL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為最低,D為最高。
而微藍所符合的ASIL D系統安全最高等級,便是比ASIL功能安全最高等級還要全面的安全保障,僅三電系統開發中提出的系統級安全要求和措施就近400條。
高等級的安全保證來源于每一個細節。首先,微藍在車身設計上采用了高性能BFI一體化車身結構,整車架構設計高于碰撞保護安全法規。
同時,為了讓動力電池具備更好的安全保護能力,微藍在電池的底部及上部分別安裝了4組保護梁,和3組貫通加強筋,將電池更加牢固的“綁”在車底,以防止電池因沖擊而受到損傷。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為了保證電池包的安全穩定性,從電池系統構架開發時,上汽通用別克就采用了全球最高標準進行測試實驗,同時在電芯之間還裝備了航天納米級凝膠等高性能隔熱材料,提升電池包的隔熱與阻燃性能。而這也是目前國內在售的所有電動汽車中,別克創新使用的新技術。
在裝機前,每一臺電動電池都要經歷穿刺擠壓、浸泡、火燒、碰撞、震動、濕熱沖擊等七重13大類極限安全檢測,以確保用戶在使用時不會出現任何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在車輛真正交付到用戶手中之前,還要嚴格按照全球新能源認證體系標準,進行多項“殘酷”的考驗,上過高山、下過“火海”、經過寒冬、也走過濕地,以保證汽車在每一種工況下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對于未來 我們都有一份期許
還城市一片“微藍”的天空,是純電動MAV別克微藍的一份期許,也是我們對未來的期待。我們希望在每一款汽車的身上都能看到專屬于它的一種個性、一種味道,盡管當前缺乏個性的車型仍然當道,但會有更多像別克微藍一樣的突圍者會不斷刷新我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