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疫情期間的消費者需求,日前,廣匯汽車推出線上4S店服務。通過“智能展廳”,消費者完成線上看車、選配等服務。另外,廣匯汽車還推出“零接觸”車輛續保服務,用戶僅需提供相關證件圖片就可線上完成續保。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廣匯汽車旗下近800家店面把銷售重點放在網絡平臺,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營銷。
利益分配是轉型最大難點
廣匯汽車的“線上4S店”只是疫情期間汽車電商的一個縮影。目前,汽車4S店基本都沒有正式營業,消費者還在控制外出,此時通過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進行線上看車,成為購車用戶的不二之選。而且隨著疫情地蔓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通線上服務,尤其是直播看車服務。
第一電動網整理發現,以上汽、一汽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和以蔚來、小鵬為代表的新勢力車企、還有中海電動等經銷商都已經開通了線上直播看車服務。借助抖音以及品牌專屬APP實現直播,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看車選車。
“直播看車”作為一種新型的購車方式,時間、地點不受限,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車選車,在疫情期間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線上服務是當下車企和經銷商的“無奈之舉”,短時間內可以填補車企和經銷商線下營銷活動暫停的空白,但長期發展還很難,要走的路還很長。也有聲音認為,直播帶貨一般都是大折扣的生活用品,不適用于薄利多銷重服務的汽車行業。
不可否認的是,汽車電商是未來汽車銷售行業的發展趨勢,當下的“線上服務”既是疫情期間眾企業的“應急之策”也有助于汽車電商的發展。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第一電動網表示,“汽車電商推出好幾年了,前幾年還比較火,但最近幾年發展并不好。”“前幾年,阿里、京東、蘇寧等傳統電商企業都向‘汽車電商’進軍,但是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銷量不及預期。很多人就放棄了,‘汽車電商’就‘冷了下來’。”張翔說。
汽車電商為什么發展不好?張翔認為,“與傳統銷售模式相比,汽車電商發展的難點在于利益分配。”傳統模式下,經銷商通過投建4S店進行線下營銷,在向線上轉型過程中,“經銷商投資4S店的錢很難收回來。”主機廠也沒有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不得不照顧經銷商的利益。主機廠與經銷商的利益矛盾是汽車電商轉型中的矛盾所在。
“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短期內很難解決。”
“線上服務”作用或疫情后顯現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次新冠病毒肺炎對汽車線上服務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稱,“疫情也將深刻地改變人們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進一步加速推動傳統車企從線下零售渠道的營銷模式向新的網絡經濟模式轉型。這對汽車行業而言,將成為線上平臺及渠道、線上體驗及獲客、線上成交及服務不斷發展和成熟的加速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第一電動網表示,“疫情對汽車線上服務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但是對消費者而言,線上服務的作用還很有限。目前可以發揮輔助作用,真正起作用還要等疫情結束之后。等疫情結束,消除消費者心理負擔,能夠出門消費,屆時線上服務的作用或能顯現出來。”
張翔也認為疫情能促進線上服務,但今年汽車電商們的銷量預期可能不及去年。張翔認為,“目前這類消費者的比例還比較小,因為疫情導致部分消費者的購車需求減少,消費能力減弱。”根據中國汽車協會2月13日發布的汽車工業1月月度數據,1月中國汽車總銷量為194.1萬輛,同比下降1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被腰斬,為4.4萬輛,同比下降54.4%。
中汽協稱,后續2、3月份甚至4月份的汽車產銷情況,都有可能受疫情影響而出現一定幅度下滑。如此一來,“疫情對線上服務的影響非常嚴重,導致汽車電商今年的銷量與去年同比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跌。”張翔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一份關于汽車電商的調查中,只有4.8%的用戶接受完全的網上訂車、送車上門的無接觸購車服務,26.5%的用戶接受線上+線下兩種相結合的方式。而69%的受訪者認為,汽車屬于大宗消費,必須到線下交易,摸到車試駕一圈才能買。
由此可見,疫情對汽車電商起到的作用還很有限,汽車電商要想得到消費者的全面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