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網站2月26日刊登來自彭博社的一篇的文章稱,想要拯救環境,你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改開電動汽車這么簡單,在正確的時間段為你的電動汽車充電,這一步同樣不可或缺。
文章稱,簡單來說,如果全球各地車主都選擇在下班之后為自己的電動汽車充電,那么伴隨著電動汽車使用量的增大,就算汽油柴油車的使用量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改善也不會有什么幫助。想要為減少污染做貢獻,你只需要做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等到睡前再去給電動汽車充電。
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許就會塑造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未來世界的一種可能,是擁有更干凈的天空,更便宜的能源,更穩定的電力系統。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充斥著越來越多的燃油發電機,能源價格高企,從各大醫院到各大學校,燈光晝夜不息,導致電網承受了更多額外的負荷。
“關鍵的問題,其實并不在于電動汽車的增加會給電網帶來多少用電需求,而是在哪個時間點產生需求?!蔽挥趥惗氐腂MI研究所高級電力與可再生能源分析師丹尼爾·布倫登表示,“電動汽車可以帶來巨大的麻煩,但也可能變成非常棒的工具?!?br />
2017年,全球電動乘用汽車的銷量超過了100萬輛。雖然圍繞未來增長空間,各方的預測還是有所出入,但在彭博新能源領域金融分析師柯林·麥克拉徹看來,就算從預測的最高值來看,全球的電力生產水平也只需要提高5個百分點,就可以滿足新增電動汽車所帶來的需求。如果電網運營方、管理方以及電動汽車用戶們能夠達成一致,未來甚至不需要建設新的電廠。
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一點呢?這主要是由電力市場獨特的結構決定的。在一天里,伴隨著用戶們開燈關燈、打開關閉電器設備,電量的需求會在每一分鐘內或漲或跌。電力的消費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時分達到高峰,午夜時分則是最低谷時段。
布倫登表示,這就意味著,如果電動汽車用戶們剛一下班回到家中,就立刻給汽車充電,那即便新一代的電動汽車用電量再小,還是需要建設新的電廠以提供足夠產能,而這些電廠都是靠燃燒化石燃料供電的。不僅如此,你的電費還會交的更多。
相比之下,如果選擇在夜間,也就是在用電高峰時段之后再為電動汽車充電,那就不需要再建新的電廠,同時,用電低谷時期也是可再生能源最充足的時間段,比如夜里,風能最足,一天的中午,太陽能最足。
“如果電動汽車們都能夠以這種高效的方式充電,我們就不需要再建設一大堆的發電產能,來滿足它們對電力的需求了?!辈紓惖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