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4日,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大眾汽車,在美國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純電動汽車工廠破土動工,該工廠生產的第一款電動汽車將在2020年下線,會是使用大眾MEB平臺在美國生產的第一款電動汽車。
而在前一天,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的特斯拉,宣布進軍傳統汽車的發源地德國,要在柏林建設Gigafactory4,生產即將量產的Model Y、電池和動力總成,預計2021年正式投入運營。
電動汽車新貴特斯拉進軍德國,燃油車之王大眾汽車進軍美國,這是互相進攻對方腹地的舉動。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在上海臨港的Gigafactory 3已經量產就緒,大眾在上海安亭和中國佛山的工廠,也計劃增加電動汽車工廠,而大眾在德國茨維考已在7月整個工廠轉為電動汽車生產工廠,迎戰特斯拉。
電動新貴特斯拉,燃油車之王大眾,將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展開爭奪。雙方中國、美國和德國等主要汽車市場,都建了或宣布了純電動汽車工廠的計劃。特斯拉VS大眾,動力系統電動化是表面的戰爭,實際是智能網聯之戰。
01
電動之戰
2018年,特斯拉的第三款量產車型Model3,在特斯拉美國工廠滿產后,其銷量一直位居豪華車銷量榜首,甚至是包括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雷克薩斯ES等所有競爭對手的銷量總和。
Model 3的成功,讓全球汽車工業為之震驚,尤其是汽車工業強國德國和日本。在純電動路線上,日本的日產一度是這個市場的領頭羊,日產Leaf在特斯拉Model 3出來前,一直是美國市場的銷量冠軍,累計銷量更是冠絕全球。
直到2019年Q3,Model 3的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順勢超過了日產Leaf成為全球累計銷量最多的純電動車型。日產Leaf羸弱的產品力,包括續航和智能化體驗,已經讓其完全沒有了追趕的可能性。
當日本還在氫燃料和純電動搖擺的時候,另一個汽車工業強國德國,率先對特斯拉進行了宣戰。背后的原因,是日本篤信動力系統是從傳統燃油車-混合動力-氫燃料,而德國的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都落后于日本。
2019年3月,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DA)在日內瓦車展前夕宣布,在未來3年內,德國汽車行業投入400億歐元進行電動汽車研發,另外,還將投入180億歐元進行數字化、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
大眾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代表,更是迎戰特斯拉的先鋒。首先,大眾宣布將旗下純電動平臺MEB進行開放,其次在數字化、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方面,更是全面出擊,這部分在下文再詳細闡述。
除了將MEB平臺開發,還必須要有量產的電動車型,按照大眾集團的規劃,在2028年上線70款純電動車型。在建設純電動汽車工廠方面,大眾是全球第一個將燃油車工廠整體轉為純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車企。
此外,大眾也在全球范圍內開啟了雄心勃勃的純電動汽車工廠規劃,生產規劃中的眾多純電動車型,包括德國的埃姆登、漢諾威,中國的安亭、佛山,美國田納西的查塔努加等地的工廠,都會建設純電動汽車的新工廠。
按照特斯拉的規劃,在美國會分別建設Gigafactory 1和Gigafactory 2,在中國上海建設Gigafactory 3,Gigafactory 4將會在德國柏林建設。其中Gigafactory 3從建設到投產僅僅用了9個月時間,創下了新的記錄,恐怕也是后無來者的記錄。
02
智能網聯之戰
如果僅僅看到特斯拉電動化的威脅,那絕對是誤判了。特斯拉給汽車工業帶來的是全新的汽車架構,以及基于這個全新汽車架構的智能駕駛、智能網聯和電動化方面的體驗。
大眾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代表,更是迎戰特斯拉的先鋒,也看到了這一點。先是研發了全新的純電動平臺MEB,隨后將這個平臺開放。在數字化方面,成立了DigitalCar&Service部門,希望招聘5000人進行軟件開發,將大眾汽車內部研發的軟件從目前不到10%,提到60%。
隨后宣布開發vw.OS汽車操作系統,這應該是一個汽車底層操作系統,做好車輛硬件部分的操作和控制。在智能駕駛方面,2019年,大眾以自動駕駛子公司AID作價16億美元,外加10億美元投資福特Argo,隨后又成立了獨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VWAT。
特斯拉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方面,予以了消費者足夠驚艷的體驗,其OTA能力更是讓消費者擁有了一輛性能不斷優化、體驗不斷升級、自動駕駛駕駛功能不斷加強的車輛,這是百年汽車工業前所未有的體驗,這也給傳統車企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無論是數字化、自動化還是電動化,大眾應該是傳統車企里面最激進的了。作為連續位居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汽車集團,大眾汽車深刻感受到了特斯拉的威脅,也肩負著德國汽車工業的希望。
對于大眾汽車而言,需要做的是要從汽車的底層架構開始自我革命,真正的從新思考未來汽車的樣子,并且將成熟的產品帶給消費者。這對大眾汽車來說,要做好軟件、做好自動駕駛、做好電驅動等等,是極度的挑戰。
在11月5日,大眾首款電動汽車ID.3在德國茨維考的首個電動汽車工廠下線的時候,德國總理默克爾都親臨現場了,這對于一款車型下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禮遇,也看到了德國對電動化的態度。
對于消費者而言,有了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新貴,攪動著全球汽車工業,并且將汽車工業帶向了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德國汽車工業的全面跟進,將會提供更豐富的產品,
對中國而言,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趨勢,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提供了一次機遇,而且這個機遇是中國砸了兩萬億砸出來的,現在看來,還是任重而道遠。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電動化趨勢的形成,是中國戰略的一次成功,因為保障了國家能源的安全,并且可能在全球汽車供應鏈轉型純電動的過程中,提供了機遇。
特斯拉和大眾,這場純電動的王者之戰,必然還會有更多的參與者,任何玩家想參與這場戰爭,都要考慮一下自身是否具備了參戰能力。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每一個領域,都是巨額的研發支出,或許新的合并會開始,FCA和PSA的合作,就是一個例子。
來源: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