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S品牌來說,盡管數度宣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但如何活下來才是關鍵。
如今的PSA,既是“香餑餑”,也是“拖油瓶”。
近日,長安汽車擬轉讓所持長安標致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PSA”)全部50%股權的項目,已經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目前處于預披露階段,預披露日期為2019年10月28日至2019年11月22日。長安汽車方面表示,該項交易將在11月22日預披露結束之后正式掛牌。如若此次轉讓成功,長安汽車將不再持有長安PSA股份,旗下所有資產都將一并轉讓。
而此前在10月30日,FCA與PSA宣布計劃成立一個規模為500億美元(約3500億元人民幣)的集團,基于兩家車企去年870萬輛的銷量總和,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在業內人士看來,PSA與FCA的合并,或許能為雙方在全球市場帶來新動能,中國市場也將從中受益,但據報道稱,合并后的集團潛在產能也存在過剩的壓力。對于DS品牌來說,盡管數度宣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但如何活下來才是關鍵。
寶能入局意在深圳工廠?
事實上,在長安汽車出售長安PSA股權的同時,關于寶能集團即將收購的消息也傳出。“目前(長安PSA股權轉讓)是公開掛牌,寶能的可能性是比較大。”一位長安汽車內部知情人士在消息流出時透露。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寶能如若成功入駐,將達成三贏的局面:長安可以甩掉不良資產;DS找到金主繼續征戰;寶能為造車之路添磚加瓦。
但問題是,此時的長安PSA并非足夠優質的資產。
自2013年長安PSA實現量產以來,按照規劃,其深圳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但7年來一直銷量慘淡。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DS在華銷量分別是0.4萬輛、2.46萬輛、2.7萬輛、1.61萬輛、0.61萬輛、0.39萬輛。
2018年1月,為挽救合資公司,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共同向長安PSA輸血36億元。這一舉動,也被業界視為這或許是DS豪華品牌在華的最后一次機會。然而,截至今年9月,DS在華銷量仍毫無起色,1-9月累計銷量僅為2000余輛,本年度的產能利用率僅為1%。
銷量逐年下跌,也導致了財務數據的尷尬。長安汽車財報顯示,2013至2019年9月30日,長安PSA累計虧損達49.1億元。
但有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長安PSA位于深圳的工廠不失為優質資產。資料顯示,2013年9月實現量產的長安PSA深圳工廠是DS品牌在亞太區的戰略總部,占地約130萬平方米,已建成兩個整車工廠和一個發動機工廠,擁有年產能20萬輛整車及相匹配的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因此,盡管DS品牌銷量慘淡,但其工廠水準不容置疑。長安汽車也曾先后將長安逸動EV和長安CS85放于深圳工廠生產,以利用其優質制造技術和產能。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寶能看重深圳工廠的看法流出。
中國市場去留兩難
但隨著股權出售、寶能接盤的消息傳出,PSA方面首先強調的便是不會退出中國市場。PSA方面表示,DS品牌將在中國這個戰略性市場采用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但新戰略的具體內容PSA方面拒絕透露。
今年4月17日上海車展期間,PSA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接受采訪時也曾明確表示,“PSA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扭轉集團在華的業績,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優先問題。”
盡管入華多年虧損不小,但PSA集團仍選擇堅守中國市場。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是任何一個大企業都無法放棄的蛋糕;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消費升級,豪華車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業內人士分析。
而事實上,DS品牌在中國的生存并非一句“活下來”的口號就能解決的。目前,所有的跨國集團都深知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但同樣,隨著目前中國車市的屢現黯淡,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也證明了自己的足夠“挑剔”。
在DS品牌所在的豪華車市場,2018年國內20個豪華品牌累計銷量為28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9%,實現逆勢上揚,市場份額占到汽車市場整體的8.9%。
但值得注意的是,豪華車三強奧迪、寶馬、奔馳三者的銷量就超過195萬輛,占比高達69%,遠遠甩開身后的品牌;而傳統二線豪華車品牌中,除了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外,其余也都表現平平。
以DS以往的市場表現和品牌力,要想在目前的豪華車市場競爭中俘獲中國消費者的心,可謂并不容易。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此表示,“DS雖然是法系豪華品牌,但在國內品牌影響力嚴重不足,同時其產品力也較弱,本地化做的一般,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優勢。DS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黯淡,不排除退出國產的可能。”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