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汽集團旗下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 600733)與戴姆勒股份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奔馳能源”)建立技術開發伙伴關系,雙方將在整合價值鏈、產業鏈上的相關資源的基礎上,著手打造技術一流、安全可靠的梯次利用儲能系統,戰略布局未來能源管理生態產業。
雙方合作基礎深厚
戴姆勒與北汽再次牽手并不讓人意外,畢竟雙方有著長達16年的合作基礎。
2005年,北汽與戴姆勒共同成立了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成為了首家入股中國本土汽車制造企業的跨國車企。多年來,北京奔馳不負眾望,銷量連年增長。2014年北京奔馳累計產銷量已經超過50萬輛,2016年全年銷量突破30萬輛,2017年銷量超過40萬輛,2018年占據奔馳全球銷量比例超過20%。
同時,北汽與戴姆勒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2013年,戴姆勒購買了北汽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北汽股份的股份,目前持有其9.55%的股份。2017年3月8日,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收購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3.93%股份,成為北汽新能源股東之一。至此,戴姆勒集團與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在北汽新能源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ARCFOX、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建成啟用等重大舉措中,戴姆勒均有參與。
更值得一提是,2019年7月,北汽集團收購戴姆勒5%股份,雙方實現交叉持股。雙方合作基礎進一步牢固。
強強合作是大勢所趨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深刻變革當中,強強合作已成行業大勢。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突破新高,L2/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陸續量產上市,燃料電池、人工智能、5G通訊等新技術層出不窮,正在將零排放和無人駕駛的未來出行愿景加速照進現實。汽車產業正在不斷打破傳統產業邊界,成為涵蓋制造、軟件、化工、通訊等領域的多維度進化。
在這個充滿無盡想象力與顛覆性的時代,任何一家企業都做不到獨善其身,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地獨領風騷。繼2015年奔馳、寶馬、奧迪聯合收購諾基亞旗下的地圖公司Here以來,這幾個多年來明爭暗斗的“冤家”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相殺轉相愛的橋段,出行服務合并,聯合研發緊湊型汽車平臺,共研共享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動力電池聯合采購等等……福特和大眾也在今年7月宣布,將聯手打造合資公司,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等方面展開合作。
而與北汽新能源深化合作,顯然是戴姆勒加強新能源領域布局的一步重棋。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成立以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朝著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和世界級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邁進,截至目前累計銷量超過41萬輛,位列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第一名,連續6年穩坐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頭把交椅”。無論是從加強在華戰略,還是迎接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角度看,戴姆勒與北汽深化合作都并非偶然。
從深度到廣度的跨越
作為北汽入股戴勒姆后雙方合作結出的第一個果實,北汽新能源與奔馳能源的這次合作,將觸角延伸到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領域。據中國鐵塔公司估算,截至2020年,可進行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累計為61.86GWh,將80%的容量衰減與60%的題詞利用篩選率計算入內,2020年可以進行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容量為29.69GWh,市場規模約為77.69億元。
北汽新能源作為目前自主品牌中純電動車型譜系覆蓋最廣的車企,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在國內率先布局能源管理與服務領域。北汽新能源的這些優勢,以及中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廣闊的市場前景,或許正是戴姆勒在此次合作中所看重的地方。
此次選擇再度牽手戴姆勒,不僅是北汽集團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戰略的具體體現,更是雙方強強聯合,攜手探索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又一次大膽嘗試,將為北汽新能源實現產品向上、品牌向上提供更強助力,并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