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自2015年前后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經歷了將近4年的磨礪的成長,似乎每家都找到了屬于自己未來的路。
眼下當5G到來,物聯網、互聯網飛速發展,這讓一個新時代的造物者,對于規劃未來“出行”有了些自己的見解與思考。
7月31日,華人運通在上海召開發布會,除了發布公司新品牌“高合(HiPhi)”以外,華人運通還首次對外亮相公司旗下的第一款量產產品——高合HiPhi 1。
與以往車企的發布會不同的是,華人運通整場發布會沒有明星,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節目安排,但核心內容卻非常豐富。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丁磊和華人運通COO陳威旭兩人撐起了全場。

而無疑,鎂光燈下的高合HiPhi 1才是整場焦點所在。
奠基之作
作為華人運通的開山之作,其外觀不必過多贅述,必然是科技感、未來感十足。
丁磊在現場更多強調的是其智能和黑科技加持。
他表示,作為新品牌的首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 1全車部署超過500個傳感器,首次標配5G+V2X通信網絡,實現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車與網絡、車與人高速互聯互通。
同時,該車擁有全球首個專屬HOA(Human Oriented Architecture)開放式電子電氣架構。搭載6個計算平臺(MPU,Micro Processing Unit)“超腦”架構,經由1Gbps高速以太網連接,實現海量的信息分析和自主決策。

“強大的單車數據分析引擎加上云端計算,將打造整車全域智能,讓車學會思考,并創造更豐富的場景。”說到HiPhi 1的發展前景時,丁磊顯然有些激動。
他介紹,高合Hiphi 1全車搭載了5G+V2X通信網絡,全系列產品將搭載支持LTE-V的V2X模塊,將與5G結合實現5G V2X的車輛交流終極狀態,通過路端感知、云端調度、車端控制,或將成為全球首款可車路協同的量產車。
該車帶有5套獨立冗余系統,已具備L3高級別自動駕駛能力,未來將基于車路協同“進化”到L4高階自動駕駛狀態。
除此之外,高合HiPhi 1將儀式感體現到淋漓盡致。
幾曾何時,勞斯勞斯對開門帶來的高貴儀式感令人贊嘆。而高合HiPhi 1則將這種儀式感呈倍數放大。車門除了取消了傳統的門把手設計,還可通過人臉識別,采用對開門或鷗翼門的形式打開,官方稱其為NT門系統。

甚至高合Hiphi 1連燈源都被賦予“感情”。官方稱之為DLP 投影式大燈,除了兼顧傳統的遠近光燈功能還能實現自定義投影。可實現智能照明、智能提示、智能追蹤、智能交互等功能。
如果高合HiPhi 1的各項黑科技都可以呈現在其量產車型上的話,不得不說這將是一款值得期待的“新物種”。
不止于造車
如果你在現場參與了整場發布會,那么你會發現除了高合HiPhi 1,丁磊更多提及的是車、路、城互聯等詞語。

他曾公開表示:“真正的智能汽車應該無縫連接互聯網、物聯網和能源網,成為未來城市的一個個節點,我們要將車,路,城真正連接起來,實現數據和能源的自由流動,從而讓人和世界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智能汽車擁有更大的能力。”
如何才是真正的車、路、城無縫連接呢,華人運通是這樣理解的。
未來出行是智能汽車、智捷交通與智慧城市的全面集合體,這其中單車智能僅僅是作為參與的個體,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應該協同發展。
如何實現該愿景,華人運通也給出了答案。
丁磊在發布會現場規劃:華人運通的做法是要在改良汽車硬件的同時,第一時間為地方政府的智能交通提供技術和服務,在通過交通環境的智能化來加速實現汽車產品的智能化。
這樣的理念意味著,在觀察華人運通下一階段發展上,那些曾經衡量常規汽車企業的指標,諸如量產規劃、制造水平、生產能力、設計風格的一些節點拷問將不會作為考驗華人運通硬性標準。
反之如何積累自動駕駛基礎數據;如何將跨行業資源進行整合;如何把智慧城市試點規模不斷擴大才是決定其發展成敗的關鍵。

丁磊透露,為了實現既定戰略,華人運通已經同步推出基于超體智能架構HOA,并遵循該架構理念已經開發、啟動了9個行業領先的技術和項目。隨著HOA信息架構在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中嘗試應用,逐步地,華人運通的一系列“首創”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標簽。
2021年晚了嗎?
根據華人運通的規劃,在2020年北京車展,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1發布;并計劃于2021年上半年上市銷售。
在時間線上來看,高合HiPhi 1的到來在造車新勢力中已實屬不算早。

如今,造車新勢力中頭部企業實現了量產交付,甚至第二產品也已面市,今年年底,特斯拉也將國產上市,高合HiPhi 1卻要等到2021年上市,按照目前國家政策內容,屆時補貼恐怕都已經完全退坡了。
但在丁磊看來,這并不是主要問題。“過了補貼退出的階段,中國政府也不可能對單車再持續的補貼,必然會轉向對整個產業的支持。”丁磊稱。
而從華人運通本身公司的定位來看,也并未單一的汽車制造商。畢竟在官方的解釋里:華人運通是一家專注于未來智能交通產業的創新型出行科技公司,以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三智”為戰略布局。

面對記者對于2021年新車上市是否太遲的疑問,丁磊表示:“從歷史長河來看,寶馬(1916年)出現在奔馳(1871年)誕生三十年后,豐田(1937年)出現在通用(1908年)誕生三十年后,這個市場永遠需要好的產品和好的品牌,我們現在打造的產品已經完全是和傳統車不一樣的東西,傳統車幾乎沒有‘大腦’,而我們的產品‘大腦’特別好。”
言語間的自信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
但空有感染力是不夠的,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丁磊表現的風輕云淡,“我們暫不開放對私人資金的吸收通道。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我是不會來做這件事的,我接受不了,干到一半可能沒錢了,還要到處找錢來接著干的模式。”
他透露,“目前在華人運通的‘三智戰略’里,‘路’和‘城’這兩部分已經有項目甚至實現收入。”
通過一場幾近燒腦的發布會,不難看出華人運通產品雖然落后一步但其發展一直在按照規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如果發布會上所說之后都將一一呈現,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華人運通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來源:蓋世大V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