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將催生車內工作、休閑和社交的全新應用場景,智能座艙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在2019年上海車展上,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吉亞攜“智享未來座艙”和“創贏綠動未來”兩大領域的創新科技亮相,這也是面對智能網聯和汽車電動化趨勢下,佛吉亞確定的兩大戰略轉型重點。
“預計到2030年,智享未來座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10億歐元,創贏綠動未來業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10元。”佛吉亞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瑞達在現場表示。
據了解,智能座艙被佛吉亞視為核心業務并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在中國市場,佛吉亞將設立聚焦智能座艙的研發中心,計劃近兩年將智能座艙技術全部在中國落地。數據顯示,2018年,佛吉亞在中國的銷售額約為30億歐元,占其全球銷售額的17%。
在此次上海車展上,佛吉亞整體集成的一款智能座艙,搭載在一輛量產的沃爾沃展示車中。據了解,這臺智能座艙由多家相關企業聯手打造。今年3月,佛吉亞收購了日本歌樂,并整合日本歌樂、派諾特汽車和江西好幫手三大公司,成立集團第四大業務部門——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
“該業務部門的成立將助力佛吉亞成為座艙電子技術和低速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領域的全球領軍者,預計到2020年,銷售額超過20億歐元。” 柯瑞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另外,在合作開發上,佛吉亞與埃森哲合作開發了座艙智能化平臺(CIP);與采埃孚合作研發的全新前后排座椅結構,可為自動駕駛汽車所有座椅位置和朝向提供安全保障;與馬勒共同研發了智能、高效的座艙熱管理和艙內空氣質量解決方案,滿足駕乘者對熱舒適度的個性化需求。
“我們的核心能力在于集成和整合。例如,顯示屏不是汽車行業的強項,但我們能夠把屏幕安全地整合到座艙里,保障安全性,解決散熱問題,與車內系統全部整合到一起,這就是佛吉亞的專長。”佛吉亞未來座艙項目副總裁David Degrange對記者表示。
再先進的技術最終還要落地,佛吉亞已經做好了準備。“從今年下半年起,陸續會有搭載部分智能座艙功能的量產車型在國內上市。我們計劃近兩年甚至更早,將今天展示的技術在中國全部落地。”佛吉亞內飾系統駕艙科技事業部亞太銷售總監孔敏告訴記者。
據了解,佛吉亞會和主機廠共同規劃智能座艙產品,根據主機廠的需求,選擇提供單一模塊或是一整套智能座艙的解決方案。在國內市場,佛吉亞為造車新勢力拜騰打造了整體智能座艙,預計該車型將于年底量產。佛吉亞還與一汽紅旗合作,將于明年上半年實現量產搭載該智能座艙的車型。
不過,想要大規模推廣智能座艙技術,佛吉亞還面臨不少挑戰。“技術上最大的挑戰來自于車輛構造方面。一是,實體車輛的構造;二是電子構造。隨著車內電子元件數量不斷增加,車內所用軟件已經超過了飛機上的用量,這意味著未來汽車要在電子構造方面進行更加系統地規劃,如何把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軟件載入到車內。”David Degrange表示。
此外,消費者的新需求對佛吉亞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消費者正在覺醒,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產生變化,并反饋給主機廠,但這需要時間,我們相信消費者才是真正決定未來駕艙的人。”孔敏認為。
據David Degrange透露,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佛吉亞的業務模式也正在由B2B模式努力向B2C2B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