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DTU官網)
據外媒報道,丹麥技術大學(DTU)、表面科學巨頭Haldor Topsoe公司、丹麥技術研究所和Sintex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一項突破性技術,將一種電加熱催化結構,直接整合到蒸汽甲烷重整(SMR)反應器中,生成以氫氣和一氧化碳為主的合成氣。這項技術將對減少全球CO2排放產生積極的影響。
丹麥技術大學博士生 Sebastian Thor Wismann表示:“合成氣是生產聚合物和化學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全球大約3%的CO2排放,來自合成氣生產過程,相當于所有航空公司的排放量。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將合成氣的生產排放減少三分之一,相當于全球CO2排放量的1%。”
這項新技術的另一主要優點是,可以縮小合成氣反應器的尺寸,使其從一個30米長的六層建筑減小到比原來小100倍,這主要受益于集成加熱。電驅動甲烷重整器使用交流電流和直接電阻加熱,與傳統SMR不同,在整個反應器中均勻地提供熱量。
通過計算機模擬和實驗室測試,研究小組發現,直接電加熱與創新的薄催化涂層相結合,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催化效率。電熱源與反應部位密切接觸,使反應接近熱平衡狀態,提高了催化劑的利用率,限制不必要的副產物的生成,包括CO2。但真正的增益來自于,用電力替代天然氣,加熱到反應過程所需的900℃。如果使用風力渦輪機或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綠色電力,就能充分發揮潛力。
Haldor Topsoe首席科學家Peter M Lgaard Mortensen表示,“我們認為,電氣化反應器將是化學工業的下一個發展方向。通過這種方法,生產商可以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情況下,使整個行業向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
集成加熱、優異的能效,再加上低CO2排放,經過充分開發后,這項技術將極具商業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