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2006年歸國以來,我們在科技部的領導下研究燃料電池汽車。很多技術在試驗室里并不比國外差,差的是怎樣跳到產業化這步,這是一個非常艱難、非常頭疼的過程。”
十年前,承接國家“863”電動汽車專項的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章桐,曾向界面新聞表達過對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前景的憂慮。
十年之后,法國人正為燃料電池技術的市場化打響了第一炮。
5月21日,德國區域鐵路運營商RMV宣布,向法國軌道交通巨頭阿爾斯通(Alstom)采購27輛氫燃料電池列車Coradia iLint,以替代即將逐步退役的柴油列車。這些列車將于2022年至2023年全部交付完畢。
除氫燃料列車本身外,該筆價值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5億元)的訂單還包含一座位于法蘭克福H?chst的加氫站以及未來25年內的維護工作。
第一批試運營的兩輛Coradia iLint列車
其實,氫燃料列車已經在歐洲的土地上馳騁一年有余了。
2018年7月12日,經過了密集的路試之后,阿爾斯通研發的全球首款氫燃料列車Coradia iLint正式取得歐盟頒發的許可證。該年9月,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鐵路運營商LNVG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宣布向阿爾斯通訂購兩輛氫燃料列車進行試運營,并保留追加12列的權力。
9月16日,Coradia iLint迎來了商業首秀。在和火車愛好者的長槍短炮注視下,這列不帶內燃機轟鳴聲的藍色列車緩緩停下,下車的第一位乘客是下薩克森州經濟部長Bernd Althusmann?!叭绻剂想姵丶夹g能夠在日常運營中證明其普適性,那我們真是為軌道交通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彼f。
Coradia iLint沒有讓人失望。
140公里/小時的最高時速、一次加氫續航1000公里、87KN/544KW的最大牽引力/牽引功率、300名乘客的載客量,各個指標都不輸給它的柴油前輩。
氫燃料列車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驗證。在近10個月的運營時間內,兩列預量產版本的Coradia iLint累計行駛了1萬公里,累計故障率反而比柴油列車低6%。當然,最為關鍵的優勢則是,零污染零排放。
今年年初,在Coradia iLint運營了三個月后,鐵路運營商LNVG急不可耐地同阿爾斯通正式簽署了14列氫燃料列車的合同,并計劃在2030年前用Coradia iLint替換區域內所有120輛柴油列車。
“這讓我們十分幸福?!卑査雇ǔ鞘熊壗回撠熑薐ens Sprotte當天向《北德廣播報》表達的憧憬,可能很快要成真了。
目前歐洲各國的電氣化鐵路比例平均值依然僅為52.3%,在偏遠地段,柴油列車依然無法替代。
在下薩克森州的示范效應下,德國其他各聯邦州的區域鐵路運營商都向阿爾斯通伸出了橄欖枝。今年4月,此次簽訂5億歐元大單的鐵路運營商RMV曾表示過“貨比三家”的想法,但目前阿爾斯通在燃料電池列車領域的技術,明顯領先于老對手西門子和加拿大龐巴迪。
Coradia iLint結構圖
不同于柴油列車對傳統化石能源及燃燒做功的依賴,目前最常用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PEMFC)原理上較化學燃燒簡單許多。其低壓、相對常溫的特性,也比氫內燃技術更安全、成本更低廉。
不過,就如同氫燃料電池汽車一樣,氫燃料電池列車需要面對的最大困難也是氫燃料基礎設施的缺乏。目前,下薩克森州的氫燃料供給仍由阿爾斯通負責從德國工廠運送。盡管加氫站的建設已提上議事日程,但依然沒有具體時間計劃表。
基礎設施的缺乏,也導致氫燃料列車的運營成本始終居高不下。這也使氫燃料列車和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一樣,依然嚴重依賴來自政府的補貼。
目前,德國政府為鐵路運營商支付40%的額外采購成本以及運營成本。僅以下薩克森州的兩列Coradia iLint為例,過去一年,州政府已為鐵路運營商補貼超過8900萬歐元。
據阿爾斯通中歐區總裁J?rg Nikutta接受《德國商報》專訪時透露,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加拿大在內的諸多國家都對Coradia iLint表達了濃厚的興趣。或許在未來十年,氫燃料列車將在政策補貼的滋養下于世界各國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