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能相對論 魏啟揚
BAT小程序的戰火大有燎原之勢。
處于無人駕駛風口中的車聯網成為BAT小程序競爭的又一個新戰場。
馬化騰在去年的“世界智能網聯大會”上極力鼓吹小程序進汽車,騰訊也在當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了車載微信和車載小程序。今年的上海車展,阿里和百度也將各自的小程序生態搬進了汽車。自此,BAT三家在車載小程序上又一次聚首了。
都是小程序,BAT三家打法各有不同
與手機小程序只在入口、開放程度、定位等方面略有差異有所不同,BAT三家車載小程序在喚醒方式、交互方式、構建場景等方面也呈現出不同的側重和戰略打法。三家都基于自己對車聯網的理解,勾畫出小程序在車載場景下如何進行應用延伸,其目的都是為用戶帶來智能網聯汽車的體驗提升。
騰訊車載小程序
騰訊車載小程序目前大致分為三類:出行服務小型車、生活服務小程序和視聽服務小程序,其最大特點是基于位置和場景會被自動喚醒。比如用戶經過加油站、停車場、旅游景點的時候,有些購買和支付的服務就會主動彈在車機上,用戶再通過語音完成操作。
如果說手機小程序是“人找服務”,那么騰訊車載小程序則進化成“服務找人”。
AliOS車載小程序
基于算法和豐富的生態服務體系,AliOS車載小程序的最大特色是自帶場景智能感知的基因。得到車主授權后,車載小程序可以圍繞行車場景,實現上車前、行車中、下車后自然串聯的智能化場景服務。
譬如,用戶可以在車上通過觸控、語音、手勢等多模態交互方式,咨詢附近的推薦餐廳,小程序會基于用戶的喜好作出推薦,還可以預約排號;到達餐廳附近,系統會自動喚醒小程序,為用戶找到停車場;下車后,車載小程序會無縫連接到手機小程序端,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查看餐廳的預約信息等。
相比騰訊車載小程序,AliOS車載小程序的開放程度稍高,但也和手機小程序一樣,僅限于阿里系的商業生態之內。
百度車載小程序
百度是在今年年初的CES上發布Apollo 3.5時宣布全面接入小程序生態。相比騰訊和阿里,百度車載小程序的分類更加細致,其使用場景也更加豐富。
據了解,百度首批接入的智能小程序包括“車后服務”、“資訊”、“休閑游戲”、“視頻”、“購物”、“親子”、“旅游”、“工具”等8個類別,一共80多款。車企可以根據車型定位和自身需求自行定義和組合可供使用的車載小程序。
與騰訊和阿里基于位置或者場景,可以自動喚醒小程序有所不同,百度的車載小程序大部分場景下還是只能依靠用戶用語音喚醒,但在生態的開放性上,百度車載小程序則做得更為徹底,不僅可以在百度App、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百度系App上運行,還可以在愛奇藝、wifi萬能鑰匙等外部App平臺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