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企一路走來可謂是高歌猛進、日新月異,然而逐漸成熟的新能源市場已經不能僅靠速度掩蓋瑕疵。今年以來,蔚來等頭部企業紛紛放緩了節奏,將目光轉向了查漏補缺的結構優化上。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像游俠汽車這樣此前并不顯山露水的公司開始亮劍,來到了厚積薄發的臨界點。
繼年初傳出啟動第二座超級工廠建設的消息后,近日游俠又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大筆引進人才,以生產、營銷崗位為主的大規模擴招進一步證實了其量產在即的最新進展。
頭部新造車企之中,游俠汽車的綜合實力可以排入前三,憑借在產品、研發、廠建上的全面布局被胡潤研究院認證為超級獨角獸。按照一般互聯網公司的打法,完成A、B、B+三輪累計12.5億美元融資的游俠早就應該吹響搶占市場的號角,但新勢力游俠卻走出了一條更接近傳統車企的道路,在整體行業遇冷的情況下逆勢而上。
擴張的時機
迄今為止,游俠汽車共經歷了2次大規模人員擴充,一次是在董事長衛俊接手后,對整體人員結構進行了調整,將研發占比擴大至超過70%。第二次就是本輪以量產和銷售為目標的人才引進,游俠正式從產品籌備期進入上市交付階段。
可以看出,游俠每一次的擴招目的都很明確,往往是從公司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出發,因此不會出現在研發階段就大舉布局營銷的情況。在當時,純電動底盤平臺、高性能電機等核心技術的開發和供應鏈、生產基地的搭建才是游俠的聚焦點。
事實上,早已完成試制、甚至已經經歷三次內部迭代的游俠X完全可以提前召開發布會,乃至建立提供參觀試駕的體驗門店。但擁有“跨界造車第一人”光環的游俠需要的并不是搶速度,而是拼質量,與其讓從發布到量產的漫長等待期消耗用戶情緒,不如專注品質,再一氣呵成地完成產品亮相和交付。作為其進展的風向標,游俠量產發力的第一步,就從全球擴招開始。
下一步動作
量產準備期間,游俠已啟動兩座生產基地的建設,分別對應轎車和SUV兩款車型項目,年產能可達20萬臺。為了滿足前期的小批量交付需求,游俠還有一座建設周期較短的小型制造基地,目前所招募的生產人員將被主要投入到這一制造環節中。
在營銷布局上,游俠同樣以量產進度為標桿,同時追求資源的合理配置,首批品牌門店選址俱位于核心城市CBD區域,并將在未來1年內以較快的速度向外輻射。
對于作為新興品牌進入汽車行業的新勢力而言,大面積營銷推廣可以迅速打響品牌,但也需要承受不小的投入和風險。代表企業蔚來,其負責銷售、服務方面的人員占比最大,2048年的汽車銷售成本高達53.418億元,超過總收入的49.512億元。銷量攀升的同時,凈虧損依然居高不下。
由此可見,擴張在帶來效益的同時也會加重負擔,年初以來蔚來已開啟了3%的人員結構優化。因此游俠選在此時開始落實營銷布局,一方面避免了前期的過度投入,另一方面較快迎來的盈利期也可以增加其后續投入資本。此外,游俠也在積極籌備其線上用戶社區,將配合多功能線下門店給用戶提供更完整的售前售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