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沒有生產資質,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會和傳統主機廠達成代工生產協議,當然,還在PPT造車階段的除外。下面小編羅列幾家已經有車交付給終端用戶的造車新勢力的代工情況:
2. 小鵬和海馬汽車:小鵬G3;
3. 電咖和東南汽車:電咖EV10;
4. 新特和一汽:新特DEV1;.
這些造車新勢力一邊采用代工的模式,一邊也都有自己建廠的想法。前期沒有生產資質和產品準入資質,采用代工生產的模式也是無奈之舉。

代工模式的弊端
那么造車新勢力的代工模式,都存在哪些弊端呢?小編覺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生產成本不可控,導致整車成本不可控,抗風險能力較差;
生產質量不可控,如果存在質量缺陷,一旦爆出負面,口碑變差之后,則會極大影響整一個品牌的聲譽;
生產流程和節拍不可控,從而導致無法及時交付,用戶等待時間不可控,購買體驗受影響。

代工模式的好處
接受代工生產的傳統主機廠,產能基本都是有富余的,代工模式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部分富余產能,從而最大程度的節約社會資源。同時,也盤活了這些傳統主機廠的生產。
代工模式在手機行業非常普遍,典型的就是富士康代工蘋果手機。在汽車行業,采用代工的模式,也可以讓各方取長補短,從而最大化各方利益訴求,降低各方風險。

代工模式有好的地方,但同時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但不論哪種生產模式,都希望新能源主機廠能夠造出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給到終端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