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零部件企業的造車夢,很多人都會想起魯冠球“愚翁移山”般的萬向汽車。然而除了萬向,還有另外一家企業在傳統汽車零部件領域取得一定成就后,毅然轉型整車制造,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它就是小康股份。
近日,小康股份擬以14.54元/股發行3.32億股,作價48.3億元向東風汽車集團購買其所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交易完成后,小康股份將持有東風小康100%的股權,在造車之旅上再進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東風小康正是小康股份造車夢的起點。2003年6月,已在座椅彈簧和減震器領域頗具建樹的小康股份宣布正式進軍汽車制造領域,并與東風公司合資成立了東風小康,旗下擁有風光和小康兩個品牌,主要從事SUV、MPV、及各種微車的研發制造。
15年來,東風小康的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系列產品市場保有量已突破350萬輛。其中,2017年,東風小康全系車輛累計銷售40.2萬輛,同比增長6.65%。
在盈利能力上,東風小康同樣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東風小康營業收入分別為147.42億元和193.4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3億元和7.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0.72%和201.95%。2018年1月至9月,其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124.36億元,凈利潤為5.84億元。
如今,小康股份全資控股東風小康,夢開始的地方也成了夢升級的地方。而作為東風小康的另一大股東,東風汽車在收購完成后,將以其持有的東風小康的50%股權作為對價,認購小康股份向其發行的 A 股股份,一躍成為小康股份第二大股東。
“金菓”量產在即 小康股份發力新能源
如果說收購東風小康是小康股份造車之旅上一次“有始有終”的里程碑,那金康新能源則是小康股份造車夢的又一新起點。
2016年,小康股份以傳統車企身份進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并開始了頻繁的布局,其主體為2016年7月從重慶瑞馳接手而來的東康新能源,后改名為金康新能源,并對其注冊資本由5000萬增加至3億元后,投資新建了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同年小康股份還在美國投資3000萬美元設立了SF MOTORS公司,發力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的智能電動汽車。至此,小康股份吹響了在中美兩端雙線作戰的新能源號角。
為了彌補自身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缺陷,小康股份先后收購了香港e.motor Coporation Limited、北京億馬先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美國汽車解決方案集成供應商AM General公司的民用汽車工廠、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Inc等成熟資產。
一系列收購完成后,小康股份已具備一流的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制造能力。2018年7月,SF MOTORS在北京舉行了發布會,現場發布了品牌中文名“金菓”,同時首款電動SUV SF5在國內首次發布,該車為金菓EV首款智能電動SUV車型。
2018年9月30日,金康新能源生產資質獲發改委批復,成為國內第九家斬獲發改委和工信部 “雙資質”的企業,補全了新能源造車旅途的最后一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小康股份還將SF MOTORS的100%股權轉讓給金康新能源,為“金菓”的國產化掃清了資質上的障礙。
至此,既有生產資質又有量產車型的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只剩下市場的檢驗了。而這一切,僅僅用了兩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