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6 日,以“協同發展 推動能源革命”為主題的第一屆中國·張家口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論壇在張家口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河北省工業與信息化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張家口市工業與信息化局承辦。
來自政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各大主流媒體等多方共270余名嘉賓出席本次論壇,圍繞京津冀地區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以及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協調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16 日上午,中共張家口市委常委、張家口市常務副市長郭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在會上致辭。張家口市副市長李宏,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石化集團公司副總裁黃文生,長城汽車副總裁唐海鋒,中船重工718 所所長李俊華,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飛強,福田汽車集團副總裁顧德華做主旨發言。會議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段潤保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先后主持。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張家口氫能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數據發布活動,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落戶揭牌儀式,推進氫能及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合作意向協議簽約儀式。
本次論壇內容豐富,與會嘉賓們探討了能源消費革命和綠色低碳能源體系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應對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遇、氫能應用國內外發展趨勢、氫能網絡的形成與投資、氫能發展需要的政策和法規,以及燃料電池大規模產業化的瓶頸等諸多議題。
羅俊杰表示,我國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企業快速發展,部分汽車企業研發推出了各自的整車產品。目前我國累計推廣應用的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達到2000多輛,投入運行加氫站12座,在上海安亭、北京永豐、廣東佛山等地也開展了小規模的示范應用。續超前表示,經過20多年的科技攻關,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建立了產學研結合,大中小融通的研發體系,從整車到零部件的產業鏈條基本形成,轉型升級速度也加快,龍頭骨干企業和一些新興企業正在加速形成。
氫能被視為全球能源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主要路徑之一,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整合和終端應用脫碳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氫能的大規模推廣既需要燃料電池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也需要氫能供應的保障。目前全球氫能勢頭正在形成,由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美國牽頭的約20個國家,正在通過各種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擴大市場規模。
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業界認為是未來清潔環保的理想技術,是終極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據了解,目前,國內已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華中、西北、西南、東北等七大產業集群,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進入商業化初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