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新京報記者自萬向集團獲悉,其計劃投資685.74億元建設年產80G瓦時鋰電池項目,地點位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該項目正在就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公眾參與信息公開。萬向集團還計劃投資27.45億元建設年產50000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建設地點也位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述鋰電池和電動車項目,是萬向目前正在打造的萬向創新聚能城的重要部分。
早在2016年9月,萬向就宣布,在5-7年內投資2000億元,推進8.42平方公里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建設,打造成一個可以容納9萬人的智能生態城市。
今年6月,杭州蕭山召開“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推進動員大會”,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表示,“我很清楚,這個偉大的工程風險很高,現有的體制機制下很難做成的。但是,萬向有決心,前赴后繼,在所不惜。”
魯偉鼎稱,萬向作為企業,投資建設產業、科創、城市融合體,好消息是大家都無條件支持,眾人拾柴;壞消息是,萬向49年積累的1000億投進去,還有1000億的缺口和風險,“我們傾盡所有,成功皆大歡喜,失敗就是萬向的滅頂之災”。
新京報記者此前獲悉,作為浙江省最重要的民營企業之一,萬向創新聚能城取得了當地政府在用地、銀行信貸等多方面的支持,浙江省甚至為此成立了省級項目推進協調組。
公開信息顯示,近期當地政府官員密集調研萬向。
今年9月,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萬向創新聚能城省級推進協調組副組長馮飛帶領調研組,就萬向創新聚能城來萬向進行實地調研、座談。馮飛表示浙江省明確支持萬向進一步創新。
新京報記者獲悉,萬向創始人魯冠球長期癡迷造車,對于如今萬向的掌舵者魯偉鼎而言,萬向創新聚能城是他實現其父魯冠球遺志的關鍵之舉。
公開資料顯示,萬向以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為主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代表企業之一,與一汽、東風、上汽、廣汽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65%以上。自1999年開始,萬向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自主技術開發、產業化示范、國際整合提升幾個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洛杉磯、底特律、慕尼黑、杭州等4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
2012年,萬向集團收購美國最大新能源電池制造商A123公司;2014年,收購美國菲斯科,并成立超豪華電動車Karma公司。
魯冠球曾公開表示,“造新能源汽車,是我一生的事業”,“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發布公告,萬向年產5萬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已通過在線審批。這意味著萬向即將拿到新能源乘用車的“準生證”,這也是首個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萬向曾對其造車之路概括為:“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的戰略思路,發展歷程大致跨越四個“五年計劃”:“九五”期間項目規劃和啟動,“十五”期間技術路線探索與研發,“十一五”期間產品開發與示范驗證,“十二五”期間工程驗證及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