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動設備生態最完善,普及度最高的兩大系統就是iOS和安卓,都在積極的促進車載系統的發展,讓汽車系統在交互性、使用體驗以及生態鏈的建立等方面,踏上了快車道。
日本車載觸摸顯示屏的需求主要由Panasonic、Alpine和Pioneer等汽車導航廠商所主導;而美國和歐洲車載觸摸顯示屏市場則主要由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AG,)、BP/Bosch、福特和江森自控(JohnsonControls)等汽車主控臺組件廠商所驅動。
據超聲顯示器總工程師沈奕向記者介紹,與消費電子領域用觸屏相比,汽車領域用觸屏顯示屏在高溫、高震動下長期使用,需通過高溫、高濕、長時間的高標準測試,并且要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高強度電磁干擾(EMI)。汽車組件廠商對觸摸顯示屏的要求包括支持多點觸控、大尺寸、高可靠性、高耐用性等。其中大尺寸化和多點觸控主要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體驗感,這兩點和消費電子領域相似,高可靠性和高耐用性則是汽車領域所特別強調的。
另外,車載觸摸顯示屏的環境測試標準要比其他行業所使用的電子產品嚴格得多,操作溫度規格必須要在攝氏-40℃至85℃之間,觸摸顯示屏還需要觸決防塵、耐震、防眩光、易識辨、亮度自動調節等問題,這對想進入車載觸摸顯示器廠商來說,嚴苛環境的考驗將會是最大挑戰。
車載顯示屏產品的設計與生產有較長的壽命周期,車載觸摸顯示屏必須支持五年以上的汽車生產期,十年以上的配件供應期。所以,任何一家觸摸顯示屏廠商與汽車廠商聯手合作后,商機潛力都比較大,為了維持汽車的生產周期和配件供應,汽車廠商和汽車組件廠商給觸摸顯示屏廠商的毛利也很高。
近期谷歌與特拉斯聯合發布預測,到2015年,全球將有66億互聯物體,其中汽車預估有6200萬輛,車聯網將會是第三大互聯網物體。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超過1.37億輛,并且每年新車銷量約2000萬輛。在專業觸摸顯示領域,車載觸摸顯示屏將會是首先爆發的專業市場。
由于大陸在智能汽車研發方面,缺乏行業橫向和縱向的合作,大陸少量車型的車載觸摸顯示屏基本上還是應用多媒體中心與汽車導航上居多,導致行業在產品性能、可靠性、使用壽命方面的改進動力不足,行業基本上只關注后裝市場,互相低價競爭。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汽車品牌更加重視大陸市場,不管是消費者使用體驗、售后維修市場培育,還是大陸國產品牌自覺引進模仿,國外先進的智能汽車文化都會跟智能手機文化一樣,被大陸廣大消費者接受和追捧,大陸的車載觸摸顯示屏將走向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