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數據的應用,上汽通用客戶互聯與體驗事業部部長暨安吉星執行副總經理華瑾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她以“雙擎”即動力引擎和數據引擎并重,來強調大數據未來的作用。數據的運用,包括車主與車主,車主與內容,車主與終端,車主與服務的關系。華瑾舉了個生動的例子,通過安吉星APP顯示油耗,車主之間可以進行節油比賽,其中油耗降低了11%,保險出險降低了15%,而深夜駕駛降低了10%--她特意就此補充說,大數據還可以促進家庭和諧。這顯然是以事實回應,某地圖運營商公布報告稱凱迪拉克車主喜歡去洗浴中心的梗。
那么在這一階段,上汽通用三大品牌車型的用戶,可以或即將可以體驗哪些新的功能呢?
·車載APP全新升級,云音樂、云電臺等主要功能大為豐富,新增加天氣\限行\股票查詢、經銷商查詢、維保預約、車主俱樂部等車載娛樂功能和車主服務;
·全新車載端互聯界面更貼合用戶使用手機的習慣,信息交互簡明直接,可自定義屏幕圖標位置并可在不同視圖間切換;
·新車型上搭載虛擬鑰匙功能,可通過手機APP授權進入并啟動車輛,與家人和朋友實現車輛共享;
·微信互聯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手機微信端與車輛端平滑連接的手段;
·車隊功能對在線導航功能給予進一步拓展,用戶可創建出行共享群,使群內每個人的車機位置實時顯示在導航中;
·“千人千面”智能推送服務,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為車主提供量身定制的內容推薦服務。智能推送誰都敢說,首先在車上落地,上汽通用此舉屬于重要的創新。
在此基礎上,上汽通用對下一階段的目標也進行了介紹:
2019年:
·將適時啟動OTA遠程升級,對安吉星模塊和車機娛樂系統進行在線升級;
·用戶可通過車輛互聯系統提供的界面及語音助手實現對智能家居設備的互聯控制,或通過設定的觸發規則自動啟用或停用智能家居設備;
·用戶可以通過車內掃碼完成支付,購買高品質多媒體娛樂服務;
·對語音助手進行深度定制,賦予用戶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2020年之后:
·2020年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全車100%云互聯;
·5G超高速網絡技術將投入應用;
·推動車聯萬物(V2X)技術開發,探索車與車、車與周邊基礎設施之間的信息快速交換;
·一體化座艙系統將中控顯示系統與儀表顯示系統合二為一,結合曲面屏的使用,形成一體化視野體驗;
·基于增強現實(AR)技術的抬頭顯示系統,將導航路線與真實場景貼合。
上汽通用汽車車聯平臺執行總監王晨東講解了技術架構的優勢。以硬件能力不斷提升作為基礎,在服務端方面,采用服務器虛擬化,多地分布式云架構。系統網絡架構方面,采用云端—TBOX--CAN總線的綜合網絡架構,采用4G模塊進行高效的以太網傳輸,以便收集車載數據,進行高精度的大數據分析。系統同時支持Linux、安卓雙操作系統,分別解決安全和娛樂需求;終端方面,無縫對接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大數據云計算帶來的便捷服務。
對于重構時間,則是要體現時間的彈性。包括:第一,自由時間,讓用戶在駕駛時分出更多精力暢想、釋放,包括自動駕駛帶來的自由、情景模式、氛圍燈光和氣味等;第二,交流時間,即包括多通道的自然人機交互,如文字、語音、動作等;第三是共鳴時間,汽車是“懂你”的,包括人臉識別/表情識別,打造超級賬戶體系等。上述空間和時間的改變,最終實現的是人的釋放,車的流動和生活的共鳴。一言以蔽之,就是由超人機工學,帶來超維空間,形成超感體驗,超感即無感,無招勝有招。
新興造車企業的發布會上,往往可以聽到很多新的概念,有很多激進的功能。這些智能化方面的暢想,能否實現,能有多久實現。其實這些企業也并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更多的是追求新穎,追求說出前人沒有講出的東西。很多企業發布的新品,在智能化方面看起來很高大上,卻忽略了背后的服務。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新四化”,是汽車行業共識的方向,但是他們之間是互相關聯的,不可能單獨實現哪個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反之,他們所面臨的阻礙也是關聯的。涉及到軟硬件條件、車輛和信息安全、研發周期、成本等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作為合資企業,在電子化方面會受到更多的掣肘。在這方面,上汽通用有中美雙方,有安吉星、泛亞的多方背景,和其他合資企業類似,而既有基礎設施的優勢,又存在落地能力的劣勢。而當前的狀態,既有升級的產品發布,又有相對清晰而可執行的目標,應該說走在了其他合資企業前面,在整個行業來看,也并不落伍。
在上述服務陸續實現,并且使用戶保持較高活躍度的基礎上。智能化的體驗不但會給上汽通用帶來汽車駕駛之外的競爭力,而且還可以逐步完善生態體系。通過用戶在駕車習慣、車輛狀態、個人信息、生活偏好等方面的數據,可以挖掘包括定制化場景服務、保險、金融、增換購、周邊產品銷售、廣告等諸方面在內的新空間,從而給用戶帶來個性化的全新用車體驗。這些才是傳統的安吉星服務,或者是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車載大屏之外,智能化應該真正實現的目標。就如同本世紀初,上海通用主推家庭用車給行業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變化,如今上汽通用的車聯無限實踐,也為合資企業在智能化領域的探索指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