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顯示已經成為汽車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器件,不管是汽車廠商或是消費者,都十分關注車載娛樂系統,今年北京車展上,我國4個自主品牌的車載娛樂系統功能就吸引了參展者的眼球,分別是:比亞迪的Dilin、奇瑞“雄獅智云”、北汽新能源的“達爾文系統”以及吉利的“GKUI”;外資品牌包括奔馳的MBUX系統以及大眾數字駕駛艙;最后就是新造車勢力的BYT ON Concept。以上汽車品牌的車載系統分別是企業自主研發,由此可見行業非常重視車載娛樂系統在汽車當中的運用,也表明車載娛樂系統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風口”!
在互聯網沒有這么普及的年代,車載顯示都是豪車的專屬配備,在早期的車載顯示也非常簡單,沒有顏色的區分,也達不到圖像的轉換。但是,隨著消費者的喜好與追求的改變以及時代步進步的影響,車載顯示及娛樂系統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液晶顯示技術就在車載顯示領域當中應運而生,凸顯出高亮度、高可視性、圖像多樣以及色彩鮮艷的顯示優點,所以在車載顯示領域當中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而現階段消費者已經把汽車當成生活當中的第三大生活空間,對于汽車內飾氛圍的追求
大尺寸、多屏、高畫質以及多點觸控已經廣泛運用在車載顯示上,車載顯示的應用速度非常之快,TFT-LCD占據主流,全尺寸液晶顯示儀表的增長態勢日漸明朗,10英寸或以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TFT-LCD儀表顯示搭載率在2017年達到24.8%,僅一年的時間,到2018年就成長至29.9%;而在3.5—4尺寸從2017年48.8%成長至51.4%,在顯示裝配率上,TFT-LCD 2017年達到29.0%,2018年就升至32.3%;而在3.5—4尺寸上從2017年1月的38.9%,到2018年2月達到44.4%;而中控屏的尺寸范圍在8—10寸之間,成長率更是從2017年的30.8%成長至40.7%,由此可見,大屏化已經成為車載顯示的新趨勢。
在將來幾年,在儀表板內和儀表板鄰近采納TFT-LCD的趨向能夠加速,以此來滿足市場對付寬視角、高對比度和超等高溫機能的請求,而現階段關于各類TFT-LCD,和OLED技術的評價也層出不窮,OLED技術顯示技術逐漸運用在車載顯示當中,由不必要背光的自發光像素構成,該技術供給清楚的、明亮的全活動圖象顯示,可以或許從各個角度旁觀。OLED顯示器供給疾速相應光陰、在各類照明條件下的高亮度、低功耗和薄型計劃抉擇。現實上,單色OLED顯示器曾經開端被用于美國臨盆的汽車當中,如大切諾基吉普車和雪佛蘭Corvette等。這類小份子無源矩陣顯示器,可以或許滿足汽車情況請求,在亮度下降至原始亮度的80%。
隨著汽車信息體系的復雜性和信息密度在回升,這使得汽車內部顯示器再也不僅僅是根本的會合儀表顯示,而是要滿足愈來愈具體和多樣化的車內信息顯示的必要。預計在將來幾年,在車載儀表板內和儀表板鄰近采納TFT-LCD的趨向有望加速。為滿足市場對付寬視角、高對比度和超等高溫機能的請求。
汽車產業的發展影響著整個產業鏈,一舉一動都影響著上下游產業的發展,車載顯示也會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不斷壯大,而液晶顯示技術在車載領域當中的運用也意味著時代進步的標準。
帝晶光電去年成立LCM第二事業部,此部門是專門針對車載顯示領域,研發的產品已經成功的運用在獵豹CS10上,帝晶光電早已布局車載中控領域,已實現車載超大尺寸觸摸屏的開發和雙屏全貼合技術開發并成功導入項目量產。現階段帝晶光電的產能規模:LCM現有產能15KK/月,其中全貼合12KK/月;LCM規劃產能18KK/月,其中全貼合15KK/月。CTP現有產能4.5KK/月,其中全貼合產能2KK/月。玻璃減薄產能18萬張/月,鍍膜產能20萬張/月。
車載顯示發展基本可以整理出3大特點:多屏化、大屏化、更高的見晰度,而帝晶光電工控類觸摸市場的開拓也贏得了品牌客戶的認可。帝晶光電正以不斷精進的態度和創新精神來開拓在車載和工控新領域,為客戶提供帝晶光電優質的服務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