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大陸集團宣布將在2025年起實施每年節省4億歐元的開支計劃,裁減汽車部門的部分工作崗位。雖然裁員規模尚未明確,但預計將在四位數范圍內,給大陸集團的汽車業務帶來不小的變革。
據德國媒體Manager Magazin的報道,大陸集團此次裁員計劃的背后原因主要是全球汽車供應疲軟。受此影響,大陸集團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5500人,其中德國境內將有上千個崗位被裁撤。管理委員會的目標是每年節省4億歐元,以優化成本結構和提高決策效率。
裁員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人員、生產研發部門以及輪胎制造部門的員工。內部人士透露,這一選擇是為了保障集團的產品和技術等核心領域不受影響,同時也因為相對于其他部門,行政管理相關開支的優化余地更大。
大陸集團去年全球銷售額達到254億美元,位居行業前列。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大陸集團員工總數達21.2萬人,其中近半數從事汽車部門工作。此次裁員將使汽車部門的員工總數減少5.4%。
盡管大陸集團的輪胎業務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利潤率,汽車業務卻長期未能擺脫虧損的困擾。今年截至第三季度,汽車業務錄得2640萬歐元的虧損,這一虧損對公司整體營收表現產生了拖累。
大陸集團發言人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提高汽車部門競爭力的措施,其中包括對行政結構的調整以降低成本。事實上,大陸集團近年來一直在采取重組措施,以提高盈利能力。今年2月,集團宣布對橡塑部門康迪泰克進行重組,并將汽車業務整合為一個專注于電動汽車技術的獨立部門。然而,這一策略尚未見到明顯的效果。
面對盈利貢獻不平衡的問題,大陸監事會認為將汽車部門從康迪泰克旗下徹底剝離是扭轉局面的關鍵。預計這一過程將在兩年內完成,可能通過出售、進一步拆分或與其他公司合并的方式實現。這一舉措旨在將集團的業務集中到高利潤的輪胎和橡膠領域。
與大陸集團一樣,其他供應商也在面臨汽車行業動蕩的挑戰。全球范圍內,包括大眾、福特、通用在內的多家汽車巨頭都面臨著降本增效的壓力。此外,一些公司如佛瑞亞和安森美也紛紛采取裁員等措施來適應行業變化。
在當前汽車行業的不確定性中,大陸集團的裁員計劃引發了對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隨著技術和市場的變革,汽車供應鏈的調整勢在必行,對于大陸集團等企業而言,提升競爭力和適應市場變化將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