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汽車出口量達到214萬輛,同比增長75.7%,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這是繼中國汽車產銷量實現全球第一后的又一里程碑。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展,我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勢必帶動相關汽車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其中汽車電氣化、智能化已成為行業發展大趨勢,智能座艙對車載顯示提出新的需求,激發車載顯示技術的創新和迭代。車載顯示正成為各大整車廠逐鹿的焦點,也是面板廠爭奪的下一個戰場。
近年來,特斯拉、理想、蔚來、小鵬等智能汽車的熱銷使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車內屏幕等產品的規格配置和參數性能,傳統整車廠也開始標配多塊大屏幕。
據Omdia數據統計,車載顯示器的市場需求年均復合增速將維持在5%-6%左右,至2026年,全球車載顯示屏出貨量將達2.4億塊。
就目前來看,a-Si LCD、LTPS LCD、OLED、Mini/Micro LED、透明顯示等不同的顯示技術正逐漸向汽車市場滲透,車載顯示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可曲面顯示以及大型化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在多個顯示技術中脫穎而出。
目前Mini LED顯示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Mini LED顯示技術,直接將LED芯片通過無源矩陣驅動或有源矩陣驅動;一類是Mini LED背光技術,相比于Mini LED直顯,Mini LED背光技術在應用上更加成熟。
MiniLED背光主要由MiniLED背光燈板、光學材料、驅動方案組成。由于Mini LED背光燈珠相較于LED背光燈珠小的多,帶來了諸多好處。比如,Mini LED背光可以使用直接采用RGB三色的LED模組,實現RGB三原色無缺失的顯示效果,能覆蓋100% BT2020的寬色域,色彩的鮮艷度媲美OLED。
Mini LED背光面板還具有高亮度的優勢,其亮度峰值是傳統LCD和OLED無法比擬的,大概有3-5倍的亮度提升,可以輕松對抗環境強光,還可以實現可以實現超高對比度(1000000:1)。并且,Mini LED背光面板引入了區域控光的概念,在復雜的環境光條件下,也能夠保證對比度、HDR、色域等方面的高品質輸出。
另外,Mini LED背光面板還具有厚度優勢、功耗優勢和散熱優勢,這些對于汽車座艙搭載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和現階段的OLED顯示技術對比,Mini LED背光面板最高可實現80%的省電效果。
憑借這些優勢,Mini LED背光在車載顯示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無論是儀表盤、中控臺、導航顯示,還是車窗互動顯示,都能夠得到全新的提升,給駕駛者和乘客帶來更豐富的視覺享受。
2022年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屏出貨量超過了12.5萬片。
隨著Mini LED背光成本的下降和車廠加速引入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屏,GGII預計,2025年車用Mini LED背光顯示屏出貨量將突破400萬片大關。
知名車廠相中Mini LED
林肯、理想汽車、比亞迪、通用汽車等知名品牌的新車型都配備了Mini LED屏幕,而且Mini LED技術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高端化的標桿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Mini LED車載屏已應用在理想、上汽榮威、長城汽車、蔚來、凱迪拉克、飛凡汽車、奔馳等多個知名品牌的最新車型上,未來通用汽車、福特、寶馬、Volvo等汽車廠商也將加入Mini LED車載顯示屏的應用行列。
理想汽車正式發布L7新款車型,顯示屏部分順應了當下多屏化、大屏化、智能化的趨勢,位于方向盤上方的安全駕駛交互屏便采用了Mini LED背光顯示屏。這是理想汽車繼L9車型第二次導入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屏,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車新勢力使用Mini LED背光車載屏的意愿正不斷加強。
比亞迪旗下高端汽車品牌仰望U8豪華版配備了尺寸均為23.6英寸的Mini LED儀表盤與Mini LED副駕駛娛樂屏。
林肯新一代航海家搭載了雙23.6英寸環抱式4K超高清屏,應用Mini LED Local Dimming背光技術,實現1000NIT的最大亮度,在強光下畫面依然清晰,實現85% NTSC廣色域。
上海飛凡R7搭載隆利科技MiniLED背光車載屏
Mini LED車載顯示應用陸續上車,讓企業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LED企業表示,車企對于Mini LED車載顯示產品的優先需求是可靠性,對產品價格的可接受范圍較大。另外,LED企業一旦進入車企供應鏈體系,將形成一定的競爭壁壘,由此預估車用顯示是Mini LED背光較具增長潛力的應用市場。
各大廠商競相布局
多位來自面板制造龍頭公司的高管認為,Mini LED在車載市場的增長趨勢非常明顯,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以及車載大屏化趨勢的發展,車載Mini LED的滲透率會持續走高。
以晶科電子、國星光電、聚飛光電、瑞豐光電、深天馬、鴻利顯示、晶臺、隆利科技等為例,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投入研發,推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產品。
深天馬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車載顯示領域呈現出多種技術并存的格局。Mini LED背光是車載顯示的升級方案之一,能夠與現有LCD主流技術形成搭配,很好地提升LCD的顯示產品性能。公司Mini LED技術方案已實現對海外車載大客戶的出貨。同時,公司根據客戶的項目節奏和需要積極推出更多Mini LED方案。
除了面板制造公司,多個處于Mini LED產業鏈上游的公司也在發力車載領域。
隆利科技表示,公司將于2025年開始批量向德國博世供應車載Mini LED背光顯示模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隆利科技2022年10月披露,公司為德國博世提供2025年至2033年所需的車載Mini LED背光顯示模組產品,合同金額約4.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27億元。
此外,翰博高新的車用Mini LED背光產品已經與眾多Tier1供應商及整車廠展開合作;聚飛光電Mini LED背光源已獲取多個自主品牌汽車的項目;國星光電正在配合國內外多家頭部品牌廠商開發Mini LED產品,涉及TV、顯示器、車載等背光終端領域。
然而,盡管MiniLED背光車載顯示備受歡迎,但規模化生產扔面臨著一些挑戰。
這些挑戰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Mini LED背光技術相對復雜,設計到封裝、驅動和控制策略等多個方面,相較于傳統的LED技術,需要更高水平的技術要求和更多研發投入。
此外,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以及降低廢品率也是制約規模化生產的難題。其次,MiniLED背光產品的生產成本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騎在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力,成本最多比傳統背光高出20%。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內的企業正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他們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時,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努力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許多LED產業鏈企業正在全面深入地布局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領域,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應用層面都積極參與。
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至2025年將是Mini LED背光車載屏起量的關鍵時期,目前而言,要快速切入市場,需要的是從器件到整機再到終端車企之間的配合。
MiniLED背光車載顯示技術正在引領車載領域的發展,并有望成為一場中大的科技變革。目前國產廠商已經在Mini LED顯示領域具備全產業鏈能力,通過協同發展會進一步降低Mini LED顯示產品的成本。
隨著技術創新與產品成本下探,Mini LED的車載顯示產品出貨會保持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