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人駕駛而言還是一個高度強調安全的技術和行業,最后1%甚至0.1%的場景反而是最終決定自動駕駛是否可以規模化落地的關鍵。”百度副總裁、智能交通事業部總經理 尚國斌
3月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召開。本屆百人會論壇以“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為主題,在3天會期內舉辦14場會議活動。會上,百度副總裁、智能交通事業部總經理 尚國斌發表了講話。以下為講演實錄: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網聯賦能,加速車城智能化”。
百度做雙智的初心更多來源于推動自動駕駛的規模化落地。大家對百度應該比較熟悉,我們從2013年便開始投入自動駕駛開發,一直秉承開放、合作的精神,在2017年對外發布了Apollo開放平臺,目前該平臺應該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經過多年的技術突破后,我們發現,其實無人車、自動駕駛車輛可以應對99%以上的交通復雜場景,但對于無人駕駛而言還是一個高度強調安全的技術和行業,最后1%甚至0.1%的場景反而是最終決定自動駕駛是否可以規模化落地的關鍵。
在2019年,我們把從2016年開始研發的車路協同相關技術進行部分開放和開源,希望和合作伙伴們共同加速道路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升級,解決最后1%的長尾問題。在此過程中, 我們意識到,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不僅僅是面向未來自動駕駛的,還可以服務于當下更多的智能交通場景,比如說智慧交管、智慧停車、高速等業務,可以讓交通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2021年,我們進行了諸多探索,包括把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賦能生態,擴展更多城市治理的場景領域,實現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雙智其實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城市規劃、綜合治理、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等等,是一個非常多鏈條的方式。百度也在不斷實踐中思考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在雙智協同中如何扮演角色、起到什么作用。2020年4月,百度Apollo對外公布ACE智能交通引擎,就是對雙智的一個答案。其中A代表著自動駕駛,C代表著車路協同,E代表著高效出行,大家可以從這個架構圖上看到。
其實經過過去兩年不斷的探索和升級,百度智能交通已經在50多個城市普遍做了落地,以車、路、云、圖為底座,通過數字化、網聯化、自動化的應用探索,來助力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逐步進入到智能化、網聯化、一體化的新階段。
在第一批和第二批16座雙智試點城市中,百度非常有幸參與了大多數城市的雙智建設,包括提供道路基礎設施系統,提供車城網相關的技術產品以及其他領域的探索。比如,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百度參與了305個路口的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重點在如何使用車路協同技術來支持自動駕駛商做了大量驗證,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廣州大概有100個新的基礎設施路口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包括廣汽、福特等等。包括和一些城市治理,找到非常豐富的應用場景探索,其實我們已經看到雙智逐步從技術示范走向場景的規模化。
今天我分享一些視頻,我們在過程中的一些探索。
首先第一個,剛才我說的自動化、網聯化和數字化。自動化,我們如何通過智能網聯來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我們知道對L4級自動駕駛而言,首要問題就是安全,安全是第一要務。智能化的道路基礎設施可以非常好地提升安全,實現車、路雙向的安全冗余。
大家可以看左邊這個視頻,這是我們在亦莊大概有幾百萬公里的測試過程中找到的場景,我們做的一個仿真。現在在亦莊,比如一些路側盲區,像鬼探頭、遮擋、紅綠燈,很多過去單車智能上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以前我們記得在2017年,當時做過一些理論假設,有53%的接管問題可以被路側設施解決,其實在過去一年、尤其過去半年我們做的實驗,基本在很多路口端潛在重大的接管,90%都已經被路側設備很好地解決掉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亦莊可以看到無人自動駕駛的商業政策、測試政策非常快,其實核心還是建立在自動駕駛可以提供一個高度安全的測試基礎上,有大量的數據支撐。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問,自動駕駛需要什么樣的路側設施。我們去年和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管委會一起發布阿Apollo Air計劃,大家看右邊這個視頻,在亦莊一個路口完全做到把車端的感知設備關掉,僅僅依賴于亦莊路側感知情況下,實現自動駕駛車輛在路口無保護左轉。大家知道自動駕駛最難的就是路口博弈,我們僅僅一塊路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我們并不是說未來只是需要路端解決自動駕駛,但是我們覺得自動駕駛車輛無論是L4、L3,是需要在車端安全基礎上增加路端安全的,因為安全是自動駕駛的第一要務,這是目前已經在亦莊做到的。目前亦莊300多個路口的建設基本上已經完成,都是可以支持在路口端剛剛演示的視頻內容。當然這個路口的要求也會比較高,尤其對技術層面,我們做了大量的極端測試,目前看,路端這個數據大概99%的車過去可以依賴路端來完成。
這個設施需要非常高精度的位置偏差,對于低延時也是非常高的要求,同時對交通流要求實時感知,并且我們保持不斷的每周、每個月來更新,因為認知、技術上要不斷升級。
正是因為有車路協同相關路側基礎設施的加持,百度作為全球比較領先的無人駕駛公司,我們也非常榮幸在去年推出了蘿卜快跑,現在已經在北上廣深在內的8個城市落地開展載人運營,其中在亦莊、重慶等地已經開展商業化運營,過去半年訂單已經突破大概30萬個,大家如果去亦莊的話也可以體驗到,現在每輛無人駕駛車每天可以接20單,并且是非常好的服務,也是非常安全的,因為既有車的加持也有路的加持。
當然百度是最大的收益者,其實我們也看到網聯對于很多細分場景帶來很好的幫助,尤其是在對于美團、京東等無人配送車非常好,因為配送車經過路口對于感知的要求挑戰會更大,我們可以把路側的東西很好地幫助到他,對于無人駕駛和細分場景來說,都已經獲得了比較大的收益。
除了自動駕駛車輛之外,怎么讓網聯、車路協同服務更多的應用場景,讓老百姓有感知,我們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網聯化和智能化對于現在的新車而言已經是標配,我們之前看到一個數據,30%的燃油車會搭載網聯系統,新能源車基本上是100%搭載網聯系統,包括百度的小度。我們在廣州與福特積極探索,借助于前裝智能車機,如何使用現在路口的基礎設施,為老百姓提供服務,比如說紅綠燈讀秒提醒、綠波車速,帶來了非常好的安全和便捷體驗。我們也希望服務更多用戶,目前在百度地圖上已經有相關展示,大概有6.6億的百度地圖用戶,全國11個城市每天為普通用戶服務大概上百萬次,還在快速的增長中。大家的反饋還是有非常強感知的效果。
除了智能網聯技術賦能汽車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它服務更多的城市治理。
我們用新的道路基礎設施服務于信控優化,傳統的信控優化靠很多專家去調,因為沒有辦法實時獲得數據,現在我們路側數據可以全流量實時感知到所有事件,通過這個事件我們進行優化效果非常好,剛剛孔主任講到在亦莊優化了20%的效率。其實不止在亦莊,我們在廣州也看到一個路口,以前出行可能要停車好幾次,現在可能一次都不用停,通勤時間能節省25%,擁堵也會下降25%以上,已經是非常好的應用場景。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場景,比如重點車輛。重點車輛的監管是非常難的問題,過去靠疲勞駕駛、靠軌跡,現在我們結合路端設施以后,就比較好地實現了人、車、路、管,我們有幾套冗余系統共同查看車輛是否違規,在廣州也做到了安全事故減少30%以上預警的效果。對于外賣車我們也在探索,包括一些其他場景。去年夏天暴雨,我們就在廣州用路側基礎設施和SIM平臺結合在一起,在隧道做了一些應用,隧道發生積水之后,用傳統的路側設備可以馬上把路側周邊的紅綠燈變紅燈,把隧道信息發送給所有的車機用戶和地圖用戶。我們發現,如果在很多其他城市也應用的話,會給老百姓提供非常好的安全效率保障。我們覺得這些場景探索其實還只是剛開始,我們對雙智充滿信心。
對于智能網聯來看,我們覺得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是非常大的應用場景,并且現在應用場景才剛開始。繼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下一個就是智能網聯,但它的應用場景不止在車,還在城市里和海量的應用場景上。
最后,我們在不斷地賦能建設過程中也在思考雙智未來的運營商業模式到底是什么,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到底誰投資、誰運營、誰支撐、誰受益,很多一連串的問號也在不斷探索中。
首先,我覺得雙智是非常好的政策保證,現在各個地方也拉開了雙智建設的帷幕,為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構建了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地方的國企、平臺公司也在組織相關建設工作,像百度、更多的科技公司在其中扮演的是科技產品不斷創新,本質還是一個快速創新的過程。當然其中有一點是最關鍵的,雙智的建設一定需要一個未來智能交通運營商的角色來推動,我們改變一些傳統模式,產品的交付要轉變過去的模式,要為效果負責、為效果運營,要從過去的只是項目實施總包、分包這種實施轉變為生態運營負責。過去只是資產維護,現在要為資產保值增值運營負責,我們需要這樣的運營商。其實我們也看到,比如在亦莊車網科技公司,在廣州車城網很多科技公司的成立,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保障。
百度作為國內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參與者,我們也一直希望秉承著開放合作的態度,與各個地方政府、各個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網聯的新生態,來助力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的智能化,讓科技的發展惠及到每一個交通參與者,最終的結果我們依然希望雙智讓交通出行更簡單、更美好、更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