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全家桶”似乎真的要迎來一款重量級選手了。
9月2日,根據Apple insider的報道,蘋果公司正計劃在2024年推出一款名為Apple Car的汽車,而且它目前正在拜訪韓國和日本的汽車制造商,包括豐田汽車、SK集團和LG電子。
有媒體認為,蘋果這次拜訪亞洲汽車制造商,是為了探討如何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生產Apple Car。因為全球芯片的短缺,對汽車行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打擊,例如此前蔚來就因為芯片問題停工過,這勢必會對蘋果的汽車生產計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蘋果的造車計劃現在到哪一步了?
喬布斯的“汽車夢”
其實一直有傳聞稱喬布斯還在掌權蘋果時,就已經發現汽車行業需要一場新的革命,蘋果有機會入場汽車制造業。
2007年,也就是iPhone面世的同一年,因為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全美汽車銷量遭遇滑鐵盧,美國汽車重鎮底特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通用汽車的季度銷量首次被豐田超過,福特也迎來了百億美元的巨額虧損。
在這種背景下,當時有報道稱喬布斯與時任大眾集團CEO的馬丁·文德恩討論名為“iCar”的汽車產品,后來他又特意飛往舊金山與一位汽車設計師密談,不過也許是因為當時的iPhone業務牽扯了其大量精力,直到喬布斯在2013年去世,蘋果的造車計劃也沒能真正落地。
作為接任者的蒂姆·庫克延續了這一計劃,2013年上任不久就宣布要進軍汽車領域,還公布了名為iOS in the Car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一年后更名為CarPlay,首批合作伙伴就包括了法拉利、沃爾沃和奔馳。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關蘋果汽車計劃的流言四處流傳,不過直到2016年,外界通過一封文件才能窺視其冰山一角。
2016年12月5日,根據一封蘋果公司發給美國交通部的信件內容,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計劃“泰坦”被正式確認,不過出乎外界意料的是,蘋果并不準備像特斯拉一樣自己造車,而是專注于自動駕駛軟件技術的研發。
從整車到自動駕駛軟件研發的變動,也給蘋果的造車計劃蒙上了一層陰霾,尤其是此后幾年間“泰坦”計劃數百位工程師的離職,更是為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造成了不小的影響,2019年在加州公共道路上的路測里程大幅減少,路測車輛也有減少。
在這一段時間,有關蘋果汽車的消息也明顯減少,而這段時間也是蘋果業績增長減緩之時,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外界對蘋果造車的不看好,一度有傳言稱蘋果將要擱置造車計劃,不過時間進入2020年后,蘋果在造車領域似乎開始有了一些眉目。
蘋果造車進度如何
2020年初,蘋果與一家擁有電動車模塊化技術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Canoo有過接觸,但是最終沒能達成合作,此后接連發布了電池電源管理、道路安全等汽車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此后蘋果甚至考慮在美國設廠,并開始與上下游供應鏈廠商進行接觸。
不難發現,蘋果又從軟件研發回到了自己想辦法造整車的這條路上,不過這次它想要拉著車企一起造智能汽車,雖然此前一直有傳聞稱蘋果可能收購汽車企業自己造車,但是汽車市場難有富士康這樣的公司,相較于手機,汽車涉及的元器件以及無人駕駛等技術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蘋果選擇汽車巨頭們進行合作也就不難理解。
2021年后一月初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在和現代起亞談判,計劃在三月份簽署相關協議,現代汽車將為蘋果生產汽車,當時現代集團也發布公告稱正在與蘋果公司洽談合作,不過起亞很快就發布公告稱沒有這回事,有分析師透露,這次談判未能開始的主要原因是,蘋果在消息泄露后取消了談判。
蘋果的強硬作風,也成為其尋找供應商的一大阻礙。
在取消與起亞的談判之后,蘋果將注意力轉向了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但是因為雙方對于Apple Car的相關細節存在分歧,日產不希望像富士康一樣只是簡單的成為蘋果硬件供應商,而蘋果希望完全控制Apple Car的設計和軟件,想法沖突之下這次合作最終不了了之。
現在蘋果再度嘗試接觸豐田汽車、SK集團、LG電子以及現代汽車等日韓汽車生產和供應鏈的巨頭們,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全球都處于缺芯的困境之中,蘋果希望和巨頭們探討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生產Apple Car。
換句話說,蘋果正在嘗試將造車這件事落到實處。
為了給尚未開始的造車事業做準備,蘋果開始進行人事調動,根據外媒MacRumors的報道,蘋果近期正瘋狂從全球汽車巨頭挖人,最近就聘請了兩名前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加入蘋果汽車特別項目組,其中一位工程師此前在奔馳公司主要負責車輛的大規模生產以及軟件和項目管理。
蘋果的造車計劃已經處于尋找代工合作伙伴的階段了,那么作為一家手機廠商,蘋果這些年在智能汽車方面又獲得了哪些成果?距離車輛量產還需要多久?
我們什么時候能見到蘋果汽車?
有意思的是,蘋果可能不會一開始就做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產品。
CNBC此前報道稱Apple Car將擁有全自動駕駛能力,主打無人配送或者無人駕駛出租車,而這似乎并不是無的放矢。
從2017年以來,蘋果從Hertz租了不少雷克薩斯RX450作為測試車輛,搭載其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加州公路以及蘋果園區附近進行測試。另一方面,蘋果為了解決員工內部的通勤問題,還發起了一項名為PAIL的無人車服務,與大眾合作將大眾T6改裝成供員工使用的自動駕駛通勤車。
不過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也透露,Apple Car首款車型將基于現代的E-GMp純電平臺打造,定位是面向消費者的高端車型。蘋果具體會采取哪種方式,或許得等到更多細節披露才能得知。
為了打造智能汽車,蘋果在傳感器、電池以及芯片方面都在下功夫,尤其是電池和芯片,蘋果試圖實現這些技術的自主研發。
有傳聞稱蘋果為了將激光雷達做的更小、更容易量產,一共談了四家激光雷達供應商,芯片以及電池都由蘋果自己設計,EETimes 分析師透露,蘋果這款自研芯片被命名為C1。電池方面,有報道稱蘋果在設計一款新型電池,從根本上降低電池成本并提升車輛續航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蘋果也在接觸中國的鋰電池供應商,例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從已有的報道來看,蘋果現在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Apple Car能夠在2024年上市做準備,不過基于Apple Car的現狀,許多分析師都認為這不太容易。
郭明錤表示,Apple Car至少要到2025-2027年才能準備好,甚至可能要到2028年或更晚才會推出,因此可能要等上不短的時間。與郭明錤看法相似,彭博社也認為Apple Car目前還處于研發的初級階段,或將在2026到2028年之間才會發布。
可以確定的是,距離Apple Car的問世,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按照蘋果一貫的保密措施,或許我們直到蘋果智能汽車正式發布才能知道完整細節,不過對于蘋果粉絲來說,只有精益求精的做法,才能帶來足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