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汽車新聞》網站報道,在接受《歐洲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Europe)德語姊妹刊物automobile woche的采訪時,賓利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霍爾曼(Adrian Hallmark)談到了該公司與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旗下品牌奧迪(Audi)和保時捷(Porsche)如何展開更緊密合作,以及這家英國汽車制造商為無協議脫歐所做的準備。
圖注:賓利品牌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霍爾曼
問:賓利度過了一個不錯的2019年,你曾經對今年也充滿信心。到目前為止一切還順利嗎?
答:截止到目前,今年對我們來說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盡管3月中旬COVID-19疫情對企業造成了初步的影響,今年第一季度是該公司100年歷史上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第二季度的業績也刷新了紀錄,但卻是創紀錄的虧損。隨后,我們的表現在第三季度大幅回升。看看今年剩下的時間,我們所處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問:你們今年會恢復盈利嗎?
答:在10月底時情況看起來真的很好,我們還能挺過去,但這并不確定。現在一切都取決于從11月開始的第二次疫情封鎖情況以及我們如何將庫存車輛交付給客戶。但我確信,盡管上半年虧損慘重且第二季度遭到災難性的結果,但對于今年全年我們仍有望實現收支平衡。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我們應該能夠彌補上半年的虧損,但這關鍵取決于年底前生產和物流不會遇到麻煩。
問:2021年情況會如何?2020年底英國可能會“硬脫歐”,而英國和歐盟之間沒有貿易協議。
答:很明顯,硬退歐會對我們造成沖擊。我們在克魯(英格蘭)工廠使用的許多組件都是從歐盟購買的。歐洲也是我們一個重要的銷售市場。如果在邊境或關稅上出現延誤現象,其后果對我們來說將是刻骨銘心的。
問:你們是如何準備的?
答:我們在早期就開始擴大庫存,就像冬天來臨前的松鼠一樣“囤貨”。以前我們的零件庫存只夠用兩天,但現在我們已經擴大到5到10天。這導致企業大量的流動性受到束縛,我們的倉庫中有了更多零部件儲備,但這也讓我們花費了很多錢,但這總比停止生產成本更低。最重要的是我們保持生產的持續運行。我們的庫存得到了補充,所以即使因為英國脫歐導致供應出現問題,我們也可以繼續生產兩周而不至于讓工廠停工。
問:把生產轉移到歐盟(比如德國)難道不是一個選擇嗎?
答:不。我們的車型與大眾集團旗下其他品牌的車型差別太大,因此無法實現將生產轉移到歐盟內。例如,我們在克魯的產品周期比保時捷在萊比錫生產的帕拉梅拉長三倍。這并不是因為我們懶惰或速度慢,而是因為這里的整個生產流程設置不同。賓利汽車的量產規模小,手工工作量大。如果我們在萊比錫的保時捷生產地生產同樣的汽車,產能將立即減少三分之二。為此我們建設一個新工廠是不會有回報的,這個選擇被剔除了。
問:當地時間11月5日,賓利方面表示從2030年開始將只生產全電動汽車。因此,賓利將成為大眾集團第一個不提供內燃機車的品牌。你們真的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嗎?
答:我們從來沒這么想過。我們從來不想在任何事情上落在最后,但我們也沒有計劃要做第一。我們只是簡單地觀察了我們車型的產品生命周期,以及什么時候轉型到電動車型是正確的。在當下這個十年結束的時候,結果證明這個方法對我們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我們的客戶對賓利電動汽車有著明確的需求。
問:這會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嗎?賓利目前還沒有全電動車型。
答:在2030年實現電動化轉型,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步。賓利這家擁有100年歷史的公司以最好和最成功的12缸發動機而在業內聞名,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我們將不再生產任何內燃機。到2026年我們提供的一切車型都將是電動車型。無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是全電動汽車,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我們認真對待氣候目標并為此愿意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