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自動駕駛這個堪稱“汽車自發明以來最大的顛覆性創新”的落地步伐明顯快了起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2018年剛剛開始,就有小馬智行和景馳科技兩家公司先后宣布啟動無人車常態化試運營,“探路“無人車商業化。緊隨其后,上海、重慶等地相繼出臺自動駕駛路測細則,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進行規范,并頒發地方智能汽車測試牌照,以鼓勵、支持、規范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研發。4月12日,工信部又出臺了國家層面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路測規范,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從研發、示范到商業化的進程……種種跡象表明,自動駕駛正以超越市場預期的速度走向產業化。
自動駕駛快速落地的背后,汽車從產品形態、商業模式到未來使用場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座艙,作為聚攏各種創新技術、重塑出行體驗的主陣地,在全球汽車座艙電子領導者偉世通看來,隨著汽車智能化、互聯化的深入推進,正朝著100%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基于這一判斷,大約從2015年開始偉世通便不斷聚焦自動駕駛,將業務從傳統一級定制產品開發模式轉向基于平臺的開發模式,憑借創新座艙電子產品和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助力自動駕駛革命。到現在兩年時間過去了,偉世通先后交出了一系列令人滿意的成果,譬如即將亮相2018北京車展的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就是偉世通又一次成功的實踐。
偉世通座艙電子產品解決方案
引入“樂高”概念 DriveCore ?創新自動駕駛系統搭建
作為一款專門針對自動駕駛研發的、安全可靠的域控制器,DriveCore?的亮點在于靈活、模塊化、可定制。該平臺可以整合一系列來自不同廠家的軟、硬件平臺,如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數據等,全數字儀表、先進車載顯示屏技術、駕駛員監測、抬頭顯示,以及偉世通先進的軟件開發工具,以滿足OEM不同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需求,特別是L3及L3+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設計理念上,DriveCore?與偉世通此前推出的SmartCore?類似。不過,SmartCore?主要是把座艙系統內的各種軟硬件的電子控制單元集成在單一域控制器內,例如信息娛樂系統、抬頭顯示、儀表盤等。而DriveCore?則能夠支持來自不同廠商的軟、硬件技術,并允許汽車制造商自由選擇不同的硬件與軟件、算法等,如同“玩樂高”一樣,快速開發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加快新技術或產品上市速度。
“為什么說DriveCore?是一個‘樂高’平臺呢?”偉世通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高級工程師經理王凱解釋道,“因為我們在設計這個方案時,是先設計一個基板,然后根據附加功能、功能安全要求及其他一些性能需要,將一塊或多塊子板和基板連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有的子卡和母卡都是標準件,除一些基本部件必須使用偉世通的,OEM可以根據設計需要使用任意一家供應商的SoC或MCU等,以及設計軟件,通過API接口把他們自主設計的軟件嵌入到這個平臺上,就像樂高插件一樣,自由度極高。”
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
具體來看,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Compute、Runtime和Studio。其中Compute是模塊化可擴展的硬件計算平臺,該平臺并不僅僅依賴于某個特定的中央處理單元,而是可以支持多種處理器,譬如英偉達、恩智浦、高通的處理器目前均可支持。Runtime是車載中間件,主要提供安全框架,實現應用與算法之間的實時通信,值得注意的是,Runtime在支持傳感器融合的同時,還支持傳感器抽象。而Studio是提供給開發人員的基于PC的軟件開發工具,使汽車制造商可以為算法開發人員搭建生態系統,模擬硬件性能,加速基于傳感器的人工智能算法開發。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車企和芯片公司,雖然更多的是自下而上進行研發,但他們在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不可或缺的軟件、算法方面,短時間內難以企及科技公司?,F在偉世通推出DriveCore?平臺,正好可以承上啟下,既幫助科技公司往下探伸到車企擅長的車輛低層控制領域,又兼容車企短時間內難以向上突破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芯片廠商快速推進產品商業化,最終加速整個自動駕駛變革進程?!眰ナ劳▉喬ㄉ虾#┯邢薰緲I務戰略與市場傳播總監蔡莉莉進一步補充道。
基于DriveCore?的自動駕駛系統測試
據悉,早在2017年底,偉世通就在美國移動中心(ACM)測試場道路上首次完成了基于DriveCore?的高速公路駕駛員系統的測試,目前該公司正計劃將測試擴展到德國和中國。大約2020年的時候,偉世通希望將DriveCore?平臺安裝到汽車上。
加大合作開放 打造自動駕駛時代全新座艙體驗
毋庸置疑,自動駕駛是一項極其復雜的技術,產業鏈復雜,涉及到的環節也多。因此過去幾年,雖然有大量玩家攜帶著技術和資本先后涌入這個市場,目前整體產業也還是處于早期階段,沒有單一的參與方能獨自主宰,反而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大家越來越“謙虛”,紛紛采取“抱團參戰”戰略,推動這項技術的量產。
2017年11月15日,偉世通出資500萬美元,成為美國移動中心創始人級別贊助商中的首家一級汽車供應商。據悉,該中心是世界級非盈利性的車輛測試和產品開發機構,偉世通與其合作旨在使用該中心測試和驗證DriveCore?技術,包括自動駕駛算法,與自動駕駛集成的車輛之間、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技術與功能,傳感器技術,安全協議等,以推進其自動駕駛平臺的發展。
大約兩個月后——2018 CES上,偉世通又與廣汽研究院達成合作,雙方將運用偉世通的自動駕駛技術DriveCore?聯合開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特別是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座艙域控制器的開發,并將在座艙電子領域,如駕駛信息、抬頭顯示、信息顯示、SmartCore?域控制器等方面展開廣泛的業務合作,以推動中國智能駕駛產業發展。在王凱看來,自動駕駛作為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沒有一家公司有能力和資源單獨完成如此復雜的事情,各方必須合作。
當然,此次牽手廣汽研究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蔡莉莉表示,“雖然偉世通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在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領域,偉世通希望能把更多的技術率先落地到中國市場,賦能中國自主品牌。”正因為如此,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偉世通將攜帶包括DriveCore?在內的一系列創新產品全程參展,為中國車企打造自動駕駛時代全新座艙體驗提供新的實現路徑。
Phoenix? 智能車載信息娛樂平臺
偉世通透露,除了前面提到的DriveCore?自動駕駛平臺,本次車展還將重點展示其Phoenix? 智能車載信息娛樂平臺以及集成了Phoenix? 的第二代SmartCore?智能座艙電子整合方案。其中Phoenix?是業內第一款通過提供軟件開發工具包和軟件模擬功能來簡化應用軟件開發的智能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該系統基于HTML5打造,并且提供基于Javascript的API接口,可讓第三方開發者輕松創建應用,打破現在除汽車制造商之外其他人很難添加車載功能或應用的局面,大大縮短車載應用軟件的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第二代SmartCore?智能座艙電子整合方案
SmartCore?則實現了將信息娛樂系統、儀表、信息顯示屏、抬頭顯示、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聯網通信等不同的域,整合到一個SoC上,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實現基礎,同時帶來體積、功耗、成本方面的優勢,并且還可以進行空中升級。
王凱透露,今年年初偉世通已經和奔馳進行了合作,在其旗下一款熱銷車型平臺上發布首款基于SmartCore?的量產解決方案。同時,今年偉世通還將為東風汽車在2018年即將開始大規模量產的乘用車提供SmartCore? 域控制器。技術方面,該平臺后續有望進一步整合更多的車載顯示屏、電子后視鏡、虛擬現實抬頭顯示和駕駛員監測等功能,優化用戶體驗。
HUD抬頭顯示系統
而除了上面幾大重磅產品,2018 北京車展上,偉世通的AR 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P-OLED 全液晶儀表、帶觸摸反饋的中控顯示屏、中央電子后視鏡、亮度可調節的顯示屏等創新技術也將同期展出,助力消費者座艙體驗更智能。
當前,自動駕駛變革漸入深水區,千億市場一觸即發,如何打造高度匹配未來自動駕駛用車場景的座艙體驗,成了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們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座艙的數字化和自動化程度,又往往是消費者給駕乘體驗打分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更是車企們關注的重中之重。因此偉世通表示,未來將繼續立足創新,堅持開放協作,推動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商業化進程,以技術為消費者創造真正智能而安全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