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從進入中國市場后,立刻成為了新能源市場中的風云品牌,不僅僅是因為旗下的車型有足夠的賣點吸引消費者,進入國內市場過發生多次的輿論事件也是它走上風口浪尖的原因。這不,最近兩天特斯拉又火了。
根據媒體報道,宜買車在拼多多上推出了特斯拉中國-Model 3 2019款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的萬人團購活動,但是特斯拉在7月21日表示,并未與宜買車或者拼多多就該團購有過任何合作,也未以任何形式的委托銷售服務,不符合特斯拉的銷售政策。并且會依據合同約定的購車方違約條款取消訂單。同時強調,如消費者因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特斯拉方面不承擔任何責任。
事件回顧
活動的主角車型是2019款國產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特斯拉官方的補貼后售價為27.155萬元,而參與了拼多多顯示秒殺的萬人團購活動后,實際的到手價格僅為25.18萬元,相比官方的價格便宜了2萬元,也就是說,活動的主辦方“宜買車”向消費者提供了2萬元的補貼。
隨后,有已經準備購車的網購發來了與特斯拉交付專員的對話,對話中顯示,特斯拉交付專員表示,此次拼多多和宜買車的行為向特斯拉隱瞞了真實的下單信息,活動未經授權,很可能造成車輛交付到消費者手里就已經成為二手車了,違反了特斯拉汽車訂購條款中明確約定的禁止轉賣條款,所以特斯拉會取消訂單,拒絕向車主交付車輛。按照規定,活動主辦方應向消費者三倍賠付。
為此,在8月14日晚間,拼多多秒拼”事業群小二樂福也為此事做出回應,團購車輛是消費者本身與特斯拉簽了訂購協議,且消費者本身自用,無任何轉賣意愿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并未有任何“惡意”。而拼多多方面也表示,對于特斯拉拒絕履行合同,支持消費者進行依法維權,并積極落實消費者車輛的落實工作。
特斯拉占理嗎?
從特斯拉官方的解釋來看,態度明確,顯然是拼多多一方違反了特斯拉的合同條例,所以根據合同條款拒絕交付車輛。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特斯拉想要追究法律責任是有難度的。
我們分別從違反購車合約、商標侵權以及宣傳侵權的角度來分析,其實都很難站住腳跟。首先,拼多多和宜買車官方表示,團購的2019款 特斯拉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均為全新車型,并且也是由消費者自己與特斯拉簽訂的訂購條約,如果買到的車輛不是非全新車型的話,這個拒絕交付的理由是站不穩腳跟的。
另外,律師表示,特斯拉的禁止轉賣條款在法理上不一定成立。其一,這個商業模式的本質是拼多多為用戶提供補貼,特斯拉不能證明這叫做轉賣。其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限制用戶轉售自己具有物權的商品,其實屬于限制交易。
其次,特斯拉走法律程序起訴侵犯商標權的話,也很難。如果從拼多多上買到的特斯拉Model 3為假貨的話,那么特斯拉追究法律責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作為一輛具備眾多科技以及零件打造的純電動車型,小作坊可沒有這個實力山寨的,所以,消費者買到假的Model 3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最后,特斯拉官方稱宜買車通過拼多多對2019款 特斯拉 Model3 標準續航版車型的團購活動并未有任何的合作,很多人會認為這是拼多多和宜買車方面的宣傳侵權行為,但是拼多多和宜買車官方也從未在活動中注明是與特斯拉合作或是特斯拉授權的活動,本活動僅僅是對團購的消費者提供2萬元的補貼,所以在法律上也很難認定。
既然不占理 那特斯拉為什么還要堅持拒絕交付呢?
既然從法律的角度上來看,特斯拉拒絕交付,并且將來起訴的話,法律方面很難支持特斯拉,那么特斯拉仍要堅持拒絕交付車輛呢?我們先來看看特斯拉官方的解釋:
特斯拉解釋稱,特斯拉中國曾在多個渠道公開明確表示特斯拉官方網站為新車唯一正規購買渠道,且從未委托其他平臺或商家進行銷售活動。在特斯拉與客戶簽署的購車協議中也有明示,任何涉及轉賣的訂單,我司有權單方面解除該協議。我們也請消費者留意,參與任何非官方授權活動都將存在權益可能受損的風險。
其實從特斯拉的官方回復就可以看出特斯拉其實是有自己的顧慮的。首先,特斯拉是首個在國內建廠的海外獨資品牌,進入國內過并未與任何國內車企合資合作,銷售模式也一直采取的是直營模式,沒有4S店,而是城市展廳。
1、并不需要造勢
我們首先來闡明一個觀點,特斯拉并不需要通過團購等其它渠道進行銷售。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領頭羊,特斯拉在行業中有著龍頭老大的地位。即使受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仍在中國地區交付4.57萬輛,而且在國內疫情轉好后,5月、6月、7月交付量紛紛超過1萬輛,在新能源車型中遙遙領先,所以憑借如此高的認知度,就不再需要任何的形式來為自己造勢了。
2、防患官方訂單流失
消費者如果要購買車輛,需要登錄特斯拉官網以及在城市展廳內等官方唯一渠道訂購,不存在4S店以及二級經銷商等渠道。這樣做的目的是保障對車輛價格掌控力,直白一點說的話,就是賣多少錢,什么時候漲價,什么時候降價,我說了算!
如果對拼多多和宜買車這次的團購活動放任不管的話,那么很快就會滋生下一個團購活動,而且很可能補貼的價格會越來越高,擾亂了特斯拉官方的市場定價。并且消費者會更傾向于團購渠道購買車輛,這也直接導致了特斯拉官方訂單的流失,導致自身的利益下降,這對于特斯拉說是絕對不允許的。
3、維護品牌力
特斯拉雖然稱不上豪華品牌,但是在純電動車領域,也絕對是高端品牌了,即便旗下最入門的Model 3車型,直接對標的車型也是奔馳C級、寶馬3系以及奧迪A4L等傳統豪華品牌的中型轎車,如果放任這種團購活動不管的話,那么會直接導致自身價格體系的崩塌,品牌力也會直線下降。
由于降價造成的品牌力下降在傳統品牌中是有先例的。我們以國產捷豹路虎為例,在豪華品牌中,捷豹路虎的品牌力是要強于奔馳、寶馬和奧迪的,之前以進口的方式引入國內的路虎極光以及攬勝等車型,均需要加價才能購買,但隨著競品的競爭力越來越強以及自身的國產化,降價之后銷量不升反降,為了增加銷量,不得不以價格換銷量的方式,這也導致了品牌力的極速下降。所以國產后的捷豹路虎也被戲稱為7折豹和6折虎。除此之外,像是凱迪拉克、沃爾沃、英菲尼迪等二線豪華品牌,旗下的車型也均有大幅降價的情況,例如當初與寶馬3系相競爭的ATS-L,后期款車型優惠后的裸車價格僅僅不到20萬元,已經進入了很多合資品牌緊湊型轎車的價格區間,直接導致了品牌力的降低。
現在消費者想要購買捷豹路虎品牌的新車,如果不打折的話,就絕對賣不出去,如此一來就進入了惡性循環,所以特斯拉要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網友怎么看?
從特斯拉的角度來看,為了維護自身的品牌力以及價格體系,這樣做是有足夠的理由的。但是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下,看看網友們如何看待這件事?
為此,新浪汽車官方賬號以及旗下矩陣賬號也第一時間在微博發起了投票,從新浪汽車的網友投票可以看出,網友對本次的事件的看法還是比較理性的,畢竟拼多多的做法讓消費者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新車;而特斯拉的做法是為了保證自身的權益以及品牌的長遠發展,兩者都沒有錯。而有另一部分網友比較可憐車主,畢竟消費者是最無辜的,當然,還有一小撮網友保持觀望態度,坐山觀虎斗。
在新浪汽車旗下官方矩陣賬號的投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網友是還是支持拼多多的,不管宜買車是出于融資宣傳的目的還是其它原因,畢竟給到消費者的是最實在的優惠,應當支持。
總結
以編輯的觀點來看,拼多多自己出補貼,給到消費者實惠,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值得贊揚的。但是這會影響到特斯拉的品牌以及長遠發展,對于市場的穩定是不利的。如果特斯拉堅持拒絕交付的話,即使是消費者維權,也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廢出的精力和時間足以超過優惠的2萬元,所以我們建議,盡量從特斯拉官方渠道進行購買,這樣省心省力,而且對后期的維護保養也會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