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超提出,但現在鮮有車企老老實實為下鄉開發出一個適合的產品,“都是拿著城里不要的東西往下傾銷”。
近一個月前,三部委聯合發布公告,拉開2020下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序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擁有5.52億的鄉村常住居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0%。早在2009年,相關部門就開展了第一次“汽車下鄉”,明顯拉動了我國汽車銷量的增長,如今新能源奪過接力棒。
8月12日的藍皮書汽車論壇圓桌會現場,5位來自行業里的重磅嘉賓談了自己關于“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看法。
“新能源下鄉”替代了誰?燃油車or低速電動車
每當提到新能源下鄉,一個長久以來的爭議點在于:下鄉的新能源車,替代的究竟是原有的燃油車市場,還是替代了低速電動車市場?
開云汽車董事長王超提出,要將農村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分為兩類,一是小鎮青年,二是滿足代步需求的普通客戶。“前一類買車大多是為了結婚,需求和城市里的年輕人無異;后者最大的難題在于駕照。從這一點上看,新能源車下鄉更應從“小鎮青年”上切入,而不是低速電動車市場。”
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方云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在他看來,未來的汽車市場不是新能源車之間的競爭,而是新能源車與燃油車之間的競爭,“特斯拉有特斯拉的市場,合眾有合眾的市場,低速電動車也有它的市場。能不能站住腳跟,關鍵在于做好產品和客戶服務。”
“原有A00級燃油車已經被代替。” 北汽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春風補充,“現在新能源A00級車的市場占比已經能達到96%-97%。5.5萬以上的新能源車對于低速電動車不存在競爭,4.5萬以下的在瞄準低俗電動車市場。”
農村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
談及新能源汽車下鄉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王超提出,“下鄉”的癥結在產品,“鄉里已經有了良好的充電條件,但現在鮮有車企老老實實為下鄉開發出一個適合的產品,都是拿著城里不要的東西往下傾銷。”
在中海同創董事長李金勇看來,關鍵在價格。“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有著天然優勢,不存在充電難、停車難問題。這次汽車下鄉政策時間周期短,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比較低,現做一款新能源產品難度較大。新能源汽車應該‘減配’,要重新考慮智能化的必要性。舉個例子,長期生活在村里、鎮上的居民,是否真的需要導航功能?這就值得我們研究。”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則提出,要擴充“下鄉”的概念,“我們不能把下鄉局限在農村,新能源汽車未來很大一部分市場是在城鄉結合部、縣城,以及大城市的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