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過大半,各企業業績財報陸續出爐,從中也可以一窺疫情“黑天鵝”對各家企業的沖擊有多大。
近日,海外電池四巨頭紛紛公布了今年二季度業績情況,LG化學一家獨喜,松下電池、三星SDI和SKI皆下滑。盡管目前國內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中只有國軒高科公布了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情況,但是從今年上半年各家企業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來看,小編猜測,國內也很可能出現類似這種局面:少數幾家企業盈利,多數企業可能出現較大虧損。
三星SDI和SKI都將虧損原因歸結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疫情似乎并沒有對LG化學產生多少沖擊,LG化學甚至還有些產能“不夠用”,在疫情全球蔓延下,為何LG化學“風景這邊獨好”?
01Model 3、雷諾Zoe力挺 LG化學H1業績一枝獨秀
近日,LG化學公布的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LG化學今年第二季度銷售收入為6.93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07.3億元);實現凈利潤為419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3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增長了近5倍。
其中,公司電池業務部門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8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5.6億元),營業利潤為155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1億元),單季度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雙雙創下了歷史之最。
據LG化學介紹,今年二季度公司電池業務銷售額環比增長25%,主要獲益于歐洲、中國等全球環保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大,促使電動汽車的銷量增加,以及北美地區大型ESS項目的供應等。“在盈利方面,因工廠良品率提高及生產效率改善、成本嚴控等原因,動力電池領域實現盈利,并創出了歷史最佳業績。”LG化學表示。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沖擊幾乎是全面的,但是LG化學似乎并未受到影響。相反,LG化學還因特斯拉(上海)工廠Model 3的量產及產能快速釋放,電池銷售創下新高。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約生產了4.98萬輛Model 3,而這些Model 3所用電池主要是由LG化學提供。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LG化學在華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49GWh,幾乎全部供給了Model 3。而去年同期,LG化學在華動力電池裝機量僅有5.55MWh。可以看出,僅中國這一個市場,LG化學上半年的電池銷售就已經很驚人了。在排名上,LG化學在華裝機量排名已經僅次于寧德時代,位居第二了。
另外,我們從全球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幾名車型主要有特斯拉Model 3、雷諾Zoe、日產leaf、大眾e-Golf、比亞迪秦Pro EV、奧迪e-tron、廣汽Aion S等車型。其中特斯拉Model 3和雷諾Zoe分列第一、第二,Model 3上半年銷量約為14.22萬輛(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雷諾Zoe銷量也超過3.7萬輛。
前面已經提到了Model 3對于LG化學電池裝機量的貢獻,而第二名的雷諾Zoe,所用電池也是來自LG化學。雷諾Zoe上半年的表現雖然不像Model 3那么搶眼,但數據也非常值得稱贊。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出現下滑,但雷諾Zoe上半年銷量增長了近50%。
此外,上半年銷量排名靠前的奧迪e-tron,電池也是由LG化學提供,正是得益于這幾款車型產銷的帶動,LG化學今年1-5月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由去年的10.8%激增到24.2%,超越寧德時代(22.3%)和松下(21.4%),躍居全球第一,而據SNE Research統計,LG 化學整個上半年也是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最大供應商。
特斯拉(上海)工廠Model 3投產,雷諾Zoe產銷大增,讓LG化學相對于其他電池企業,有著更為明顯的抗壓表現。近日,LG化學還向外界透露,目前公司擁有價值1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725億元)的訂單,這將使其在未來5年保持忙碌狀態,并將助其平穩度過疫情大流行的危機。
短期來看,LG化學預計,由于歐洲市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增加以及汽車用圓柱電池的銷量增加,第三季度電池業務銷售額和盈利將繼續穩步增長,其全年電池業務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63.5億元)。
02多數電池企業上半年業績或將下滑
像LG化學這么幸運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今年二季度或者整個上半年業績都將出現大幅下滑的企業。近日,松下電池、三星SDI和SKI也相繼公布了二季度業績,其中三星SDI二季度凈利潤暴跌70%至47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8億元);SKI披露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二季度凈虧損3458.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3億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554.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1億元);松下電池業務銷售收入210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1.3億元),同比下降44%,營業利潤虧損9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
關于業績虧損,三星SDI和SKI都認為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響,電池需求疲軟所致。松下電池美國工廠今年二季度也直接受到疫情沖擊關停一段時間。
實際上,國內電池生產企業的情況更多與上述三家企業類似。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17.49GWh,同比下滑41.74%。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20家企業中只有LG化學、中航鋰電、松下電池、塔菲爾、萬向一二三等5家企業裝機量實現了增長(LG化學、松下都受益于特斯拉),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企業裝機量都出現了下滑,且多數企業裝機量減少50%以上。
裝機量下滑也意味著電池出貨量減少,而電池出貨量減少,這意味著電池銷售收入的減少;另一方面,因為今年新能源乘用車財政補貼繼續下滑了10%,整車企業或可能要求電池企業繼續降成本,預計多數企業的營收和利潤不及預期。
據電池中國網統計,目前國內上市的電池生產企業中僅國軒高科公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多數企業還未透露相關信息。國軒高科表示,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及市場銷售不及預期,公司動力電池供應下降,預計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在3050萬元-395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3.52億元,預計同比將減少88.76%-91.32%。
從今年裝機量來看,本月將陸續公布的電池生產企業半年業績財報,亮眼的應該不多。
03國內電池生產企業下半年業績將逐漸向好
LG化學能獨善其身,一方面與其綁定了關鍵車企的明星車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其電池產能全球化布局有關,目前LG化學在韓國、中國、波蘭和美國都有大型電池工廠。“疫情期間,我們的區域制造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幾乎沒有經歷停工,且原材料供應充足。”LG化學首席執行官Shin Hak-cheol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國在防疫上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自二季度初,各產業已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國內動力電池二季度裝機量已經開始穩步回升,如今年6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大增33.98%,預計下半年產業整體形勢會有明顯改善。
同時,下游車企的生產銷售也逐步恢復,各車企的旗艦新車也在下半年全面投向市場,如磷酸鐵鋰版本的Model 3、比亞迪·漢、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等,新車的放量屆時也將帶動動力電池的需求。
此外,各級政府也已經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如近期三部委聯合推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北京市新增2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等也將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銷售,進而利好電池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