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富戴森爵士曾投入6億美元研發一款叫作“N526”的電動汽車,希望挑戰特斯拉的霸主地位,然而這款電動汽車最后卻被戴森自己給放棄了,知道為什么嗎?原因是成本太高了,沒人買的起。
一天上午,在威爾特郡戴森公司的新研究中心,英國最著名的發明家正在展示他最令人期待的發明。
戴森爵士表示:“這是我們生產的第一款汽車。我把它偷偷地開到我們這里的一個隱蔽的院子里。”他熱切地期待著,直到最后放棄。戴森稱這款車叫“N526”,但對于從未見過這款車的你我來說,就叫戴森牌汽車吧。
那是他第一次向公司以外的人展示這款能行駛600英里的7座電動SUV。這也是他第一次承認,看見一款產品無法上市讓他多么沮喪。他認為:“很難過也很失望,我們一路走來充滿了風險和失敗。我們嘗試過很多東西,但都失敗了。這一路不容易。”
最初他買下了位于Hullavington的前英國皇家空軍基地,他花了2.5億英鎊翻新成為汽車的開發和測試基地,并在這個基地開發一種新的通風設備來幫助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然而最后,政府從別處采購了通風設備,所以這筆生意沒做成。戴森在這個項目上花費了2000萬英鎊,并且沒有接受任何政府援助,他希望這款呼吸機能在其他國家使用。
戴森在登上英國富豪榜榜首之前就經歷過挫折。之前他的一款洗衣機因為制造成本太高在上市五年后就放棄了,但N526這款電動汽車的失敗是空前的。
他不僅沒有及時止損,還為此自掏腰包花了5億英鎊。是的,戴森公司是一家私人公司。這次失敗提醒我們:在一個億萬富翁睡覺都在賺錢的世界里,他們仍有可能把事情搞砸。
未能見到這款特別的電動汽車上市是一種遺憾,主要是因為戴森公司擁有出色的電池工程師團隊,幾十年間他們為從無繩吸塵器到直發器等各種產品開發出了大功率、靜音和能快速充電的電池。
戴森爵士曾自豪地表示:“這款車采用鋰離子電池組,一次充電可以行駛600英里。”即使是在二月的一個寒冷的夜晚,在高速公路上開著暖氣和收音機、時速70英里,糟糕的路況下也可以嗎?“沒錯,是的。”
這種高里程不是通過制造一輛輕型或小型汽車來實現的。相反,戴森這款電動汽車體型龐大,它長5米、寬2米、高1.7米。盡管車身是鋁制的,但仍重達2.6噸。不過它的外觀看起來仍然很運動風。
戴森爵士驕傲地指出:“擋風玻璃向后傾斜的角度比法拉利還大。”它的車輪比市場上任何汽車的車輪都要大,如果算上具備靜音行駛特點的輪胎,它的直徑幾乎有1米,這些輪胎“具有低滾動阻力,但又有很好的行駛體驗”。
里面有三排座椅,可容納七個人。圓圓的頭枕讓每個座椅看起來就像棒棒糖一樣,又薄又結實。戴森爵士皺著眉頭表示:“我討厭那種你一坐進去就會陷進去的扶手椅式的座椅,因為沒有足夠的腰椎支撐,你會感到背部疼痛。”
戴森也有一些常見的設計怪癖。車里的儲物箱看起來就像可以拉開的文件柜,而所有的關鍵儀表盤信息——速度、衛星導航指令——像全息圖一樣浮現在你面前。戴森爵士認為:“這樣你的眼睛就永遠不會離開路面。”
看完我就很想要一輛這款車,那為什么我、他或者其他任何人都買不到這款車呢?因為這款車的成本太高了。
戴森爵士解釋稱:“制造電動汽車非常昂貴。電池、電池管理系統、電子設備和冷卻系統都比內燃機貴得多。”
結果是,戴森的這款電動汽車要想實現收支平衡,就必須賣到1.83億美元,遠遠超過大型汽車制造商的電動車型,后者往往通過銷售傳統汽油和柴油汽車來補貼成本。
戴森爵士指出:“寶馬、奔馳、奧迪和捷豹路虎在每一輛電動汽車上都虧損巨大。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降低了他們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幫助他們達成歐盟的法律要求。
我沒有這么大的汽車產品線。所以每輛電動汽車我都要賺錢,否則整個公司就危險了。所以,這太冒險了。”
從戴森宣布該計劃那一天起,一些評論家就堅持認為這款電動汽車是注定要失敗的“形象工程”。他們指出,被許多人譽為成功者的特斯拉已經消耗了投資者190億美元的現金,但仍然沒有盈利。
伯明翰大學伯明翰商學院商業經濟學教授貝利表示:“考慮到巨額的資本要求,戴森可能只是說說而已。”
但戴森反駁稱:“這根本不是一個形象工程。當我們在2014年開始的時候,我們擁有良好的技術,并設計出了一輛非常節能的高里程汽車。這是可行的。但后來,當其他公司開始虧本生產電動汽車時,我們的風險就變得太大了。”
不過并非一無所獲。在500名研發人員中,有許多人留在了戴森公司,繼續進行電池、機器人、空氣處理和照明等方面的研究。戴森爵士認為:“汽車領域吸引了眾多人才。他仍在投資25億英鎊用于在英國和海外的汽車業務,包括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新的研究基地。
盡管放棄了這款車,戴森仍然認為他可以通過生產固態電池在汽車市場上取得成功,這種電池將為其他制造商的車型提供動力。
固態電池是電動汽車成功的關鍵,因為固態電池比鋰電池更節能,而且更小更輕。它們產生的熱量少得多,因此不需要復雜昂貴的冷卻系統,也不會爆炸。而且回收起來也更加容易。
當戴森爵士走過白色的機械起重架時,他表示:“其他公司也正在開發固態電池。但我們可能是先行者。如果我們所做的被證明也適合其他公司用,那么這也是我們進入汽車行業的一種方式。”
政府希望到2035年禁止所有化石燃料汽車的銷售,這能做到嗎?他認為:“是的,這絕對是可行的。事實上,2030年我認為也是可能的。我討厭柴油。”
記者問戴森爵士有沒有可能再生產汽車。戴森毫不猶豫地表示:“我不會說不,但必須是在一個正確的商業環境里。車庫的門永遠不會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