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24日在上海舉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寫的《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在會上正式發布。
根據規劃,氫走廊發展以長三角城市群城際間帶狀及網狀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兼顧重點城市市內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城際間交通加氫需求為出發點,適度超前建設,以推動實現加氫基礎設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協調平衡發展為目標。氫走廊建設發展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近期發展規劃(2019-2021年),此階段立足于長三角現有氫能產業基礎,示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同時將以上海為龍頭的產業先行城市打造成氫走廊的核心點,率先啟動建設4條氫高速示范線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經確定積極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上海、蘇州、南通、如皋、寧波、嘉興、湖州、張家港等。
在氫走廊發展初期,先行城市結合實際發展專向規劃,以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示范推廣線路的加氫需求為出發點,結合氫氣供給情況,優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領域建設與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的加氫設施。
同時發展城際快速路連接站。以上海為重點城市,輻射周邊蘇州、南通、如皋、寧波、嘉興、湖州、張家港等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方面有較好基礎或者較強政策導向的城市。以城際快速路G15(沈海高速)作為氫能高速路建成加氫站4座,連接寧波—上海—蘇州(張家港、常熟)—南通—如皋等區間城市;以城際快速路G42(滬蓉高速)作為氫能高速路,建成加氫站2座,連接上海—蘇州等區間城市;以城際快速路G50(滬渝高速)作為氫能高速路建成加氫站2座,連接上海—湖州等區間城市;以城際快速路G60(滬昆高速)作為氫能高速路建成加氫站2座,連接上海—嘉善—嘉興等區間城市。以點帶線,形成長三角帶狀氫能走廊,初步形成氫能高速走廊示范。
第二階段為中期發展規劃(2022-2025年),此階段大力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發展,進一步提升氫能關鍵技術水平,在重點城市之間推廣建設10條以上氫高速公路,拓寬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范圍。同時實現氫能產業快速成長,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集群,打造特色鮮明的的氫走廊創新發展模式。
在氫走廊發展中期,擴大熱點城市規劃,結合重點城市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計劃,在城市、城際快速路及周邊廣泛布點。連接南京、常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揚州、鹽城、連云港、杭州、舟山、紹興、臺州、溫州、合肥、蕪湖、馬鞍山、宣城等熱點城市。延伸前期已建成的4條氫能高速公路,新增城際快速路G40(滬陜高速)、城際快速路S32/S21(申嘉湖高速)、城際快速路S28(啟揚高速)、城際快速路G1501(上海、寧波繞城高速)、城際快速路G2501(南京、杭州繞城高速)等氫能高速公路,繼續促線成網,增加形成10條以上氫能高速網絡。
第三階段為遠期發展規劃(2026-2030年),氫走廊要覆蓋長三角全部城市和20條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區域,充分帶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未來社會清潔能源和動力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