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作為大家一致公認的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受到了各個大小公司的熱烈追捧。目前,主流的無人駕駛等級劃分采用SAE的規定,SAE J3016的最新定義無人駕駛分為Level0-Level5,共6個階段。其中level0-2主要還是駕駛員主管的階段,從Level3開始逐漸實現部分自動駕駛功能。
下面有一張圖可以簡單的區別出這幾個等級對于開車的人的區別:
從上圖可以知道,從level2開始,駕駛員的眼睛和手就不需要時刻的關注到駕駛的路況和方向盤上,雖然人看上去是輕松了,但是因為涉及到各個路況(ODD)和操作匹配問題,行車路況和行車操作的情況變得非常復雜。作為直接和駕駛員接觸的最近的單元,方向盤需要承載檢測/提醒駕駛員的重任。
從這個角度來說,行業內提出的方向盤的設想/概念就有以下這些:
振動方向盤
方向盤內的振動控制單元發出指令啟動振動機構中的馬達,馬達帶動偏心塊旋轉,從而使方向盤輪緣產生振動,從而達到提醒駕駛員的目的。這是一個提醒功能,可以配合設計意圖/傳感器連接,預警危險(車道偏移,會車碰撞預警,盲點檢測提醒,或者駕駛員疲勞的時候作用)。
HOD離手檢測觸感提醒
薄膜狀傳感器包覆在皮革下方,PU之上, 連續監測駕駛員手部抓握壓力狀態,反饋給 ECU 進行分析。 ECU根據駕駛習慣分析是否處于異常,并通過警示燈、警示聲音或震動來提醒駕駛員。這個功能看上去沒什么用的趕腳,但是和振動發現配合起來就可以做駕駛員專心駕駛的提醒,當你想要打瞌睡的時候,振你一個哆嗦沒商量!和自動駕駛配合的話,就可以做自動駕駛和手動駕駛的切換開關。所以,此功能乃level3級的必備功能。
光傳感方向盤
方向盤輪緣集成有傳感器的光學部件,通過紅外傳感技術,實現電話開/關,音量調節,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駕駛等諸多操作。產品說起來很酷炫,畢竟可以有燈光效果,理論上可以同時實現離手檢測的功能。
但是說實話,如果輪緣上集成了這么多不同的傳感器,作為一個多動星人,我很擔心手會沒地方放,或者誤觸發不需要的功能,還是期待未來布置和設計合理化。
然后,檢測方向盤的工作搞定后,我們廣大駕駛員同志的乘車時間就空下來了。乘著這個短暫的閑暇時間,我們可以考慮改善下駕駛的便捷和舒適性了。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有下面幾個開發方向:
健康檢測
古人有云,經濟基礎實現上層建設,古人又有云,保暖思那啥,意思是,我們凡人不會滿足于現狀,總會有更高的追求。轉念想想甄嬛華妃一日三請平安脈的優良傳承,我們還是有必要在方向盤上做一個健康檢測的功能滴。原理呢就是在方向盤里布置各種傳感器來檢測心率,皮膚的溫度,阻值,數據處理后確定駕駛員的疲勞狀態和壓力狀態。
指紋識別
把用戶設置與指紋綁定,實現自動配置用戶設定(媒體信息,座椅反光鏡,方向盤等)
仔細想想,我們做自動駕駛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就是什么都不用做啊!當我們完全實現了自動駕駛之后,我們還要方向盤干什么?干什么!丟掉它!
然而,我們還要考慮一些駕駛愛好者的想法,我們還可以這樣操作:
可折疊方向盤(level4+)
簡單來說就是折疊床,折疊自行車一樣一樣的,想用的時候拿出來,不想用的時候收進去。這樣說起來感覺有點low,車子都可以自動駕駛了,方向盤還要手動折疊?不合理不合理。那么來看一下這個概念:方向盤可以靠一個按鈕來實現收縮。不過現在只能看看概念圖過過癮啦,畢竟人家還只是個概念。
遙控器
當車子完全可以自動駕駛后,理論上我就可以靠幾個按鈕實現所有功能,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玩真人版的極品飛車游戲啦!
最后,貼一下自動駕駛的分級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