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鄉,智慧襄陽;一篇《隆中對》,謀定天下三分。
當千古“智慧之城”遇上5G和車聯網,會給這座城市人們的日常生活及交通出行帶來怎樣的變革?
4月2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正式簽署“智行隆中”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三方宣布,將集合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共同開啟智慧交通新時代。
據了解,“智行隆中”項目計劃總投資逾30億元,將著力打造包括智慧汽車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交通云平臺在內的四大工程。
借以實現從產業智慧到城市智慧,共同把襄陽打造成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創新試驗區和智慧交通標桿城市。
智慧汽車谷方面,將以現有的國家級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為核心載體,通過三階段完成從數字化試車場、虛擬仿真試車場到中國自動駕駛示范區的進階,打造集研發、生產、測試、體驗、應用、配套于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并吸引上下游產業在襄陽匯聚,形成智慧汽車谷。
智慧出行方面,依托東風出行平臺,將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示范運營,構建集智慧用車、智慧駕駛、智慧充電、智慧停車、智慧救援等于一體的出行生態圈,打造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
智慧物流方面,將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載體,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運用,實現物流定制化、高效化和無人化,以商業模式創新打造襄陽城市智慧物流生態圈。
智慧交通云方面,將以襄陽云國際T3+標準的基礎設施為基礎,云上賦能AI+EI,不斷提升SaaS服務能力,支撐智慧汽車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完美落地,并帶動產業、民生、政務“智能+”轉型。
在這一系列的宏觀構想下,未來我們或將可以實現以下理想中的智慧城市生態圈:
每天上下班,一輛無人駕駛微公交會按照預約時間準時在樓下等你;大型物流園區內,無人駕駛貨車穿梭其間,機器人正在對貨物進行自動識別、分棟和調度;在看不見的“云端”,一個智慧的交通云平臺正在實時采集信息、發出指令,確保一切秩序井然;在虛擬試車場,只需輸入技術參數,就可對車輛進行各類自動駕駛場景的測試……
當然,以上這些場景目前來看離我們還有些遙遠。畢竟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涉及到太多因素,涵蓋了人、車、路相互間的高校協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
但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此次發布會現場的情況來看,為了實現智慧交通出行這一宏大目標,東風公司將攜手華為打造一款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未來之車——Sharing-VAN。
該車外觀看起來簡約時尚,極具未來感,車內既沒有駕駛座,也沒有方向盤、油門和剎車,可供5-6人同時乘坐。
根據官方介紹,這款概念車集LTE-V/5G、無人駕駛、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共出行服務等最新技術成果于一身,整車的研發生產制造將由東風公司負責,華為方面則給車輛的5G和智能網聯提供硬件和技術支持。
東風Sharing-VAN
目前該車的雛形已經在達安汽車中心展開了“封閉性”道路測試,未來有望在越來越多的交通接駁區、風景園林區、科技產業園、郊外住宅區,都將出現它的身影。
另據聊哥了解,作為在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網聯時代風口到來之際,東風與華為兩家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已經不是第一次。
早在去年8月16日,東風就曾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在2014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集合東風在汽車行業的積累和華為在ICT領域的技術優勢,面向下一代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及前沿技術開展聯合創新。
眾所周知,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早在兩年前的6月12日,在彼時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曾明確指出,智能網聯汽車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戰略制高點。
其后最近一兩年時間里,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頻頻出臺重要綱領性文件,給我國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行科學全面的頂層設計。尤其工信部于去年12月25日正式印發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在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上取得突破,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
照此趨勢,如同正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類似,智能網聯汽車也將是下一個千億乃至萬億級的大市場。不僅各大整車廠和像華為這樣的5G和車聯網硬件及技術提供商,各地政府也無不爭先恐后地想要搶抓這一歷史性機遇,實現區域經濟的新舊動能轉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此次,借助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監督檢驗中心(湖北)正式落戶襄陽這一新契機,東風和華為間的戰略合作可謂再邁上一個新臺階,從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上升到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高度。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東風和華為同時與襄陽結緣,也并非空穴來風。
作為擁有30多年汽車產業發展史的漢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陽既是東風公司重要的輕型商用車、中高端乘用車、新能源汽車、關鍵總成制造和檢驗檢測基地。譬如,我們熟悉的日產天籟、奇瑞、樓蘭,以及豪華品牌英菲尼迪旗下多款車型,均有在襄陽生產。
而華為幾年前,也將其(華中)云計算數據中心建在了襄陽。
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方此番強強聯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其將充分發揮東風公司在汽車研發、制造、檢測、出行等領域的雄厚實力,華為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AI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華中大區云數據中心資源優勢,以及襄陽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千古“智慧”城市屬性,在全國多地新一輪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角逐中占據有利地位。
或許,當下離我們理想中的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還有些遙遠,但透過此番東風+襄陽+華為的三強合作,我們對未來美好城市生活無疑又多了一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