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攝像頭產業鏈雛形初現 預計市場需求量將突破1.1億顆。電子行業的特點是需要新的產品打開下一個增長周期,智能汽車將是攝像頭新的強勁增長點。產業卻已進入自己的成長期,并且有著自身明顯的優勢。
載攝像頭應用廣和成本低的特性,將成為未來汽車智能化中使用最多的傳感器。行業相關政策也同時驅動著車載攝像頭的發展。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要求2018年5月1日以后生產的所有輕型車輛必須安裝倒車后視攝像頭。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測算車載攝像頭全球出貨量將從2014年2800萬枚增長至2020年的8270萬枚,2023年車載攝像頭需求量將突破1.1億顆,平均每輛車裝配1顆以上。
視覺系ADAS使用攝像頭采集圖像信息,通過算法分析出圖像中的道路環境。因此,基于攝像頭的視覺系ADAS可以實現性路標識別、車道線感應、行人識別、車輛識別等特殊功能,應用較為廣泛。另外,同一個攝像頭能通過調整算法融合多種不同功能。成本和功能多樣性帶來視覺系傳感器的巨大優勢。根據不同ADAS功能的需要,攝像頭的安裝位置也有不同。主要分為前視、后視、側視以及內置。實現自動駕駛時全套ADAS功能將安裝6個以上攝像頭,也帶來了車載攝像頭傳感器巨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公布的《2019-2024年車載攝像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達到了2800萬顆,根據整車廠在ADAS的推進進度,我們預計2020、2021年的增速最為明顯,預計2023年國內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達到52.7億元。
鑒于目前車載攝像頭趨勢越發明顯,手機攝像頭龍頭企業也紛紛行動。歐菲光斥資50億布局智能駕駛,由手機攝像頭挺進車載攝像頭,并布局:2016年初,索尼實施的人事及機構改革方案。在機構改革方案,將新設車載事業部、模塊事業部、商品開發部。此舉目的是強化圖像傳感器業務;大立光也增加了對車載鏡頭的研發力度。
車載攝像頭產業鏈主要由日系和韓系廠商掌控,其中模組工藝是技術難度最高的一環。2017年是國內攝像頭企業大規模進軍車載領域元年,中國車載攝像頭產業鏈雛形初現。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為,車載攝像頭保守估計還有三十倍成長空間,國內企業紛紛布局,是藍海中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