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汽車輕量化的發展潮流。在國內汽車板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的南山鋁業已占據先機,在實現向特斯拉、通用、奇瑞新能源等批量供貨的基礎上,客戶持續增多,訂單持續增加。
南山鋁業早在5年前便開始向汽車用鋁、航空用鋁等下游鋁加工行業的高端制造進軍。目前,公司年產20萬噸汽車板項目建設,已經穩定生產,成為國內首家乘用車四門兩蓋鋁板生產商。南山汽車板產品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折彎性能、包邊性能、羅平線、烘烤性能。經過多家合資品牌主機廠和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公司產品的30多項檢測指標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同時,6系合金汽車板經過長達12個月的時效性檢測,表現出了良好的性能穩定性。
汽車輕量化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重要方向,汽車用鋁前景十分廣闊。相關研究機構數據表明: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至8%;汽車整車質量每減少100千克,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升至0.7升。由于鋁的密度只有鋼的1/3,且綜合性能優于鎂、鋼、鈦及復合材料,因而鋁合金材料成為汽車輕量化的首選。鋁合金自進入汽車工業領域后發展迅速,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已由最初的散熱器、輪轂過渡到缸體、發動機罩、車身等部位。其中,由于汽車車身約占汽車總重量的30%至40%,提高車身鋁化率已成為汽車用材發展方向。
目前,全球單車用鋁量約為168kg,而我國單車用鋁量約為115kg,相對較低。另外,受成本制約,國產商用車鋁的應用水平低于乘用車,單車用量僅為40kg左右。根據工信部《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制》,到2020年百公里油耗降至5升。但實際上,國產乘用車2017年的油耗加權平均值在計入新能源車份額的情況下百公里油耗仍然達到6.24升,推廣輕量化降低油耗成為重要途徑。根據中泰證券研究報告,至2020年,我國單車用鋁需達到190kg,汽車總體減重10%,至2025年,單車用鋁將達到250kg,減重30%。因此,亞太地區將成為汽車用鋁中發展最快的地區,中國未來3年汽車輕量化材料市場規模將逼近5000億元,僅新能源汽車將擁有350億元市場規模。
行業內普遍預計,2015年至2025年全球每輛汽車用鋁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6%,2025年將達到325千克;2015年至2025年汽車用鋁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42%,2025年汽車鋁材用量達到350萬噸。
從具體產品看,汽車零部件中,四門兩蓋用鋁是技術含量也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國際主要的汽車品牌均已在多個車型上使用鋁板材;國內合資汽車公司,如別克、奧迪等車企旗下多款車型已于2012年開始使用鋁板;多家國產汽車公司也計劃開始采用鋁板制造覆蓋件,如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等。尤其2015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快速增長,品牌眾多百家爭鳴。預計2020年國內鋁汽車板市場需求會有爆發性增長,將達到20萬噸/年,且會保持較快增速逐年增加。
研究報告指出:就目前的國內汽車材料的現狀來看,主要的汽車板材供應商來自美國Alcoa、美國Novelis、加拿大Alcan和德國Hydro。目前諾貝麗斯和神鋼等競爭對手也在快速布局中國市場。而國內企業如忠旺、西南鋁等也在積極推動汽車板項目,但整體進度較慢。
汽車行業用鋁的主要行業壁壘是研發及認證周期長,通常為1-3年時間。在認證周期過程中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產品檢測分析和應用驗證,導致認證成本高、見效慢,但通過認證并獲得項目后,能夠穩定保證至少3年合同量。綜合來看,汽車板產品技術研發投資回報周期長。因此,南山鋁業作為鋁深加工的領軍企業,率先在該領域取得突破,其他企業短期難以追趕。
據了解,南山鋁業汽車板已實現向國內外特斯拉、通用、奇瑞新能源等批量供貨2017年公司汽車板出口量已過萬噸,目前訂單還在持續增加。2018年公司新增、認證及洽談客戶有:寶馬、奔馳、奇瑞新能源、克萊斯勒、廣汽新能源、大眾、吉利、日產等,上述客戶未來即可以穩定了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更保證了公司未來3-5年的銷量。
除去汽車車身用鋁外,新能源汽車中電池生產對高端鋁箔的需求增長也很迅速。鋁箔是鋰電池生產的重要輔材之一,應用于正極集流體和鋁塑膜,鋁塑膜是軟包裝鋰電池電芯封裝的關鍵材料,對外依存度超過90%。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經接近80萬輛,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200萬輛,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動力電池產業將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而大幅擴張。2016年國內鋰電池用鋁箔需求量在4噸左右,預計2020年鋰電池鋁箔用量將達到8萬噸左右。
南山鋁業0.012mm動力電池箔為行業內首家批量供貨企業。隨著高端鋁箔產品的逐步放量,公司高精度鋁箔產品毛利率逐年提升,已成為寧德時代、廣州納諾、國軒高科、江蘇力信、比亞迪等客戶供應商。南山鋁業在高端鋁箔布局也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