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此報告在業內俗稱“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自2008年發布以來,已經連續十一年出版。今年《藍皮書》)把目光聚焦新能源,將研究主題定為“新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
《藍皮書》以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新浪潮為切入點,聚焦“后補貼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思路與新舉措,研究新能源汽車與資源、能源、交通和未來城市的融合發展。
事實上,這并非藍皮書首次以新能源汽車為研究主題。早在201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藍皮書的相關編著單位,就已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當年發布的《藍皮書》主題被定為“關注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針對差距、指明發展路徑”。
“2012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環境與現狀有很大不同。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疊加,整個汽車產業開辟了新的藍圖。”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向記者表示。
在侯福深看來,過去在單獨探討電動車時,思路會狹窄。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下,業內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生態有了更寬的視角,特別是在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背景下,整個產業的形態,特別是價值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
如,與2012年相比,除產業環境發生變化外,中國汽車市場的背景環境也發生了巨大改變。今年以來,政府陸續調整了汽車合資公司股比、汽車進口關稅等相關政策,中國汽車市場的大門被進一步打開。
新能源汽車的開放進程來得更加迅速。根據此前規劃,新能源屬于汽車行業中最早放開合資股比的領域。從今年開始,就將完全取消合資股比限制。
“宣布了放開股比,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的底氣。”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認為,當前新能源與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高度關聯,而在智能網聯等領域,中國目前完全可以跟國際上的其他廠商在同一個平臺和維度上對話。這為我國新能源車企在股比放開后的競爭中帶來優勢。
正如付于武所說,在以電動化為主體的汽車新“四化”領域中,中國目前正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無論是動力電池領域的寧德時代,還是互聯網領域的騰訊、百度、阿里,均已成為全球行業中的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