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市的電動車數量較少,前者采用鋁、鎂、碳纖維等超輕材料。然而,當車企大幅提升電動車產量后,預計鋼材將成為首選材料。鋼材相對廉價,車企對該材料也更為熟悉,從安全性角度考量,鋼材的性能表現更好。相較于鋼材,鋁材更易撕裂,這類銳邊、皺褶及小半徑在制作過程中會給工程團隊帶來技術難題。
許多傳統車企正試圖在其純電動車方案中使用鋼材,這類車企正從內燃機車向電動車轉型。由于高端車細分市場銷量所占比例較低,較高的材料成本可通過其他車用部件的費用節省來抵消,或是通過較高的零售價格來彌補,該方法同樣適用于所有細分市場內電動車。目前,除中國和挪威外,其他地區的電動車銷量依然處于低位,且價格遠高于同等級別的內燃機車。
若某家車企的電動車年產量在400萬輛乃至500萬輛以上時,不論是行業生產還是成本,都需要實現高效性。至于電動車,鋼材的機會也很大,其蓄電池組的防護外罩或能采用鋼材制作,目前瑞典鋼鐵公司(SSAB)正在研發新產品方案,旨在提供一款重量與鋁材或其他材料相當,但價格更為便宜、安全性更高的新鋼材產品。
展望未來,汽車業目前利用鋁材或碳纖維材料,大幅減少車重,但隨著未來電動車數量的提升,也可能重新轉向鋼材以節省成本。
目前,電動車數量正在逐步增多,該趨勢會對車企的選材造成何種影響,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個人預計,未來車企的選材將從鋁材轉向鋼材,且后者的用量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