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在汽車的作用當中越來越重要了,那么現階段汽車中控顯示的市場現狀又是如何的呢?亞洲新能源汽車網就此為各位讀者盤點!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整理顯示: 2017年全年全球汽車產量規模達9730.3萬輛,環比2016年明顯呈現小幅度上升的走勢,累積上升2.36%,而中國市場銷量達到2888萬輛,占據全球市場29.68%的份額。而汽車市場大幅提升,也意味著車載顯示市場極具潛力,據行業數據顯示,近幾年車載顯示市場增長速度十分迅猛,預計在2020年將突破98億美元大關,增幅或可高達12.8%,所以各大面板廠商積極布局深耕車載顯示市場。
現在90后已經成為新一代消費主力軍,所以汽車行業也為迎合新一代消費者做出整改,加大對車載中控顯示的投入與研發,而在2017年全球9730.3萬輛汽車的中控市場中,都有哪些Tire One廠家能夠分到一杯羹呢?經過統計如下顯示:
中國品牌最多,累計高達40多家,分別是:延峰偉世通、德賽西威、航盛、華陽、億咖通、弗吉亞好幫手、遠峰、博泰、遠特、博融、騰云物聯、羅思韋爾、金宏、寶凌、徐港、車聯天下、宏景、福爾達、索菱、路暢、合正、凱越、新科、桑德、深渝、飛歌、東琛、科達訊飛、東軟、天派、麥思美、埃泰克、森力、新科、賽格、創維、均勝、佳藝田、東和、易路航、華一、華宏、培英、藍星等;
美國品牌累計有3家,分別是:哈曼、德爾福、偉世通;
法國僅法雷奧一家上榜;
日本累計達6家,分別是:電裝、松下、阿爾派、歌樂、先鋒、JVC建伍;
德國累計有2家:博世、大陸;
韓國累計有2家,分別是LG、現代摩比斯。
全球汽車中控Tier One市場現狀
現階顯示模組廠商海外的僅有幾家,而歐美日韓車廠以及中控廠家都已經穩步發展,中國的達到40多家,瓜分2017年2888萬輛中國汽車中控市場。除少數幾家管理體系能配套合資車廠,余下60多家只能在自主車廠(1084.7萬輛)拼搶中控市場,競爭可謂是十分激烈。自主汽車中控配套只占到全球汽車的11%,而占全球汽車銷量近9成(8646萬輛)的歐美日韓的國際車廠及中國合資車廠,中控配套則大部分被14家歐美日韓TIER 1廠家占據。競爭如此激烈,各大顯示模組廠商目前都布局到哪個階段了呢?
華映今年更是深耕車載面板市場,華映相關負責人透露,現階段華映看準了多款車型,將在采用一體成形的車用顯示器基礎上,開發出多元化信息整合顯示面板,新產品結合12.3寸及10.1寸的L型顯示面板,以及25寸及27.73寸的顯示面板等兩款產品。在技術設計上華映采用的是內嵌式觸控,重點強化行車安全!
業成集團將擴大對車載顯示的投入,搭配3D曲面全貼合技術,旨在提升汽車內飾的美感與突出整車的黑科技感!
材料方面
AMOLED(柔性顯示)也成為車載顯示的新方向,可以將車載面板打造成彎曲的特點,讓車載中控看上去不再是條條框框,給汽車內飾增添舒適的氛圍感。
TFT-LCD面板在車載顯示當用運用廣泛,迎合車聯網的運用,多以單點與多點觸控為主,據統計,去年TFT -LCD車載面板出貨輛累計達到1.5億片左右,預計今后的出貨量也會大步提升。在今年一季度就TFT-LCD面板市場出貨量而言,JDI、友達、群創、夏普、LGD占據約65%的市場份額,友達在前裝中控顯示市場領域居首位,出貨量占全球總量的11.7%。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車廠對中控定義方向如下:
(1)10萬元以下車型(A0級燃油車,電動車,網約車,商用車等):采用低成本中控。希望能在MP5中控成本基礎上,實現車聯網及液晶儀表功能。
(2)10萬元以上車型多采用高成本中控,大屏化,多屏化,聲控智能網聯中控和智能座艙。
汽車中控配備:商用車中控搭載U盤收音機,乘用車大部分搭載大屏導航;低中配車配大屏MP5,高配車配聯網導航。
隨著自主車廠吉利、上汽、廣汽、長城等快速崛起,迫于成本和市場壓力,合資和國際車廠體系、質量、技術構筑起來的堅固壁壘,正在被國內中控Tier one廠家消解,而未來一輛汽車也可能用到10個顯示屏,所以未來車載顯示產品的豐富程度將大大超出現在的想象。車載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