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周前的8月7日,鋼鐵俠Elon Musk在推特上宣傳可能將特斯拉私有化,以避免來自空頭和股價波動對于公司經營的影響。私有化價格在420美元,比當時的股價高了20%。昨天,Musk又發布了公開信,聲稱資金來自沙特的主權基金。那么我們是如何看待特斯拉私有化的呢?
全美歷史上最大的私有化事件
如果特斯拉最終在420美元價格被私有化,那么對應的市值在820億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的話,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一筆私有化交易,超過了1989年食品公司納貝斯克私有化案例。當時這個案例最終被寫成了著名的《門口的野蠻人》。Musk在特斯拉的經營上保持了特立獨行。包括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曾經多次和券商分析師發生爭吵,之前當分析師問Musk關于現金流問題時,他甚至說問題太無聊了,不如去Youtube看視頻有意思。
同時,私有化消息的公布時間也讓人感到詫異。一般來說這種重大信息都會在非交易時間,或者股票停牌的時候宣布。而Musk直接選擇了在股票交易時間發推特,也導致在消息公布之后特斯拉股價出現大漲,最終被SEC停牌。Musk認為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對于所有股東信息都公開透明”。
當然Musk的行為對于股東來說是不錯,絕大多數公司在私有化之前希望信息越保密越好,甚至不少公司希望打壓股價,最終在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公布私有化方案。這種例子無論是美國公司,還是一些中概股私有化,都層出不窮。而Musk是在所有人完全沒有準備的時候,直接在公開社交媒體平臺公布了私有化的信息。如果最終特斯拉私有化成功,將不僅僅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私有化案例,也是最特殊的一次,這一點也和Musk特立獨行的性格完全匹配。
私有化背后,無法回避的現金流問題
私有化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故事還是要回到特斯拉無法回避的現金流問題。從價值投資角度看,購買一個企業就是基于其長期現金流的折現。這些年大家越來越在意DCF模型,看重一個公司最終創造現金流的能力。你可以今年不賺錢,明年不賺錢,但你最終必須要創造很強的現金流,可能一次賺錢就把前期的投入都賺回來了。無論是亞馬遜還是奈飛,都是這種商業邏輯。這些科技公司可能今天的利潤不多,但其長期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特斯拉呢?我們一直沒有看到這一點。
從下面這張圖中我們看到,伴隨著新車型的推出,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狀況越來越差。從2010年4季度開始,特斯拉只有2個季度的自由現金流是正,其他都是負的。公司的故事越講越大,但是債務狀況卻更加的惡化。好在美國融資成本比較低,而鋼鐵俠Musk的個人商譽還是很強,總是能夠以低成本價格融到錢,解決企業的問題。在今年年初,特斯拉的信用評級已經被穆迪下調。公司目前有超過100億美元的負債。而且未來的投資并不會小,包括在中國建廠,推出新的混合SUV車型。
只是那些所有用行動質疑特斯拉:做空的投資者,最終都沒有賺到錢。特斯拉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標的,你可以看空特斯拉,提出大量的質疑,但是似乎從來沒有人能在特斯拉身上做空賺錢。每一次你覺得股價不行了,都會發生一些打你臉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此前做空特斯拉的綠光資本創始人大衛。埃因霍溫,根本沒有賺錢。Musk還給他寄了一件Short體恤衫,來諷刺他的做空。
特斯拉的模式是否有瑕疵?
特斯拉終極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呢?從某種意義上,特斯拉或許希望成為蘋果。蘋果橫空出世,顛覆了原來的功能機,告訴大家智能機到底是什么。在科技的變革中,新進入者是沒有任何歷史負擔的,可以實現完全對于原有利益集團的顛覆。我們看到后來諾基亞,摩托羅拉都嘗試推出過智能機,但他們的歷史負擔導致無法在這一塊完全集中精力和資源。
在汽車領域,特斯拉也有著新進入者的優勢,沒有任何的歷史負擔,只生產電動車。銷售模式也和蘋果類似,采取直營店體驗式,單一SKU的模式。然而特斯拉并不是蘋果,蘋果是真正的軟件公司基因,其生產是外包出去的,屬于比較輕資產的公司。而特斯拉的生產都是在自己手里,需要大規模的投入,屬于比較重資產的模式。
特斯拉的商業模型中,意味著只要生產一輛車,就能賣得出去。但是對于任何汽車公司來說,這種模式都是無法做大的。最終一定會有一部分客戶買你的車,一部分人不買。許多人在糾結特斯拉何時能夠達到每周5000輛的產能。但是未必每一部生產出來的Model 3都能銷售出去。而且目前看,大部分銷售的Model 3都是3.5萬美金價位的,這意味著特斯拉在銷售上根本賺不到錢,也是現金流不斷惡化的原因。如果把研發和銷售管理費算上,每一部Model 3就要負擔1.5萬美元的成本,這還不包括制造和原材料成本。
而且我們說過很多次,汽車是難以建立網絡效應的,不像蘋果手機的用戶。用戶數越多,對其IOS系統的粘性就越大。汽車可能會有用戶駕駛數據的信息,但背后能形成多少網絡效應需要被強烈質疑。
從商業模式上,特斯拉是有瑕疵的。通過現在的大規模投入,未必能在未來實現網絡效應帶來的壁壘,這點和亞馬遜、奈飛都有本質的不同。而且在汽車軟件部分,也有互聯網巨頭開始進行開發。未來不排除蘋果和谷歌會銷售自己的軟件操作系統,和傳統汽車廠商一起合作。
最后,一般真正的私有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特斯拉的私有化最終會如何,結局并沒有定奪。作為Musk,他一定希望特斯拉越快私有化越好,因為其賬面現金流已經不支持長期的燒錢運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