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導向Or性能導向 自動駕駛舉牌不定投資建議基于產業前景和潛在的巨大市場,給予行業買入評級,上市公司方面看好德賽西威、索菱股份,建議關注路暢科技、東軟集團。
行業觀點作為自動駕駛系列報告的第二篇,我們將深入分析自動駕駛系統以及涉及到的軟件系統、硬件以及相關的企業的情況和產業的進展。
控制系統是智能汽車的大腦,它收集來自感知層的大量傳感器的信息,將其處理分析,感知周圍環境,規劃駕駛線路;在車輛行駛時需要根據周邊變化,控制執行層的設備對車輛進行相應的控制;自動駕駛控制器需要接受、分析、處理的信號大量且復雜,從而為路徑規劃和駕駛決策提供支持的多域控制器將會是發展的趨勢。
作為自動駕駛的主要參與方,車廠和互聯網企業的策略有很大差異,前者的目標以量產銷售為主,從L2及L3級別的自動駕駛逐漸升級是更具現實和經濟性的策略。
整車廠方面,不少車廠都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從L2到L4,我們分別分析了Tesla的Autopilot、Audi的A8 AI和通用Cruise AV;L2級系統解決方案已經普遍進入量產階段:特斯拉Autopilot調整車道、駛出高速等,OTA更新能夠幫助系統訓練和迭代算法;奧迪A8是市場上第一款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的量產車:中央控制器zFAS則是其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通用公布了2019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汽車Cruise AV的計劃:車內沒有方向盤、制動和油門踏板。
對Google、百度這類互聯網企業而言,自動駕駛是切入出行這個生活場景的重要機會,他們更傾向于以完全自動駕駛為目標構建系統平臺。
Google的Waymo與少數整車廠和傳感器廠商進行深度合作,憑借軟件算法的領先優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且將與整車廠合作開發定制化的車輛投入商業化運營;百度依托Apollo平臺,整合了多家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旨在向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
風險提示:自動駕駛行業發展不及預期;裝車滲透不及預期;產品開發、成本下降不及預期;使用場景限制;法律法規限制自動駕駛發展;事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