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可靠消息稱,大疆車載近期向TI訂購了數百萬芯片,主要為TDA4。
這是為百萬輛級別的量產在做準備。
大疆車載到底值多少錢?
一套前視雙目攝像頭、一顆前向毫米波雷達、兩個側視單目攝像頭、四個環視魚眼攝像頭、十二顆超聲波雷達,值多少錢?
這些總價甚至不如一顆高精激光雷達“貴”的硬件設備,卻可以實現包括打燈變道、高速領航、城區領航、前車加塞處理、任意類型障礙物識別、任意角度方位泊車出入車庫等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而搭載了這一套智駕系統的寶駿云朵靈犀版,已經在今年的十一假期之前正式上市,售價12萬元,價格創下高階智駕車型新低。
不需要高精地圖,不需要卷“開城大戰”,只需要用戶開啟對應功能,然后在需要城區領航的路線上開一次,相當于給AI司機帶一次路,最后在抵達目的地后點擊保存。
這樣車輛就會“記住”這條路線,之后在同一條路線上就能實現城區領航,并且后面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置,更新通勤路線的記憶,越開越好開。
絕殺級產品的誕生
大疆入局車載,有一場硬仗要打。
從無人機巨頭到車圈Tier 1,大疆在無人機領域所積累的視覺感知技術是許多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無法企及的優勢。
大疆車載,起初在汽車行業只為五菱等少數汽車品牌提供了三款車型的產品。然而,最近幾年,大疆車載的勢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為了在智能駕駛領域取得競爭優勢,大疆車載采取了創新性的戰略。其產品方案以成本控制為核心,注重硬件配置的簡潔高效,包括低至32TOPS的算力、強大的視覺感知能力、獨立于高精度地圖和激光雷達的技術依賴。
它提供了兩種主要配置:7V和9V,都采用純視覺技術,為智能駕駛功能提供了強大支持。
7V作為基礎配置,具備初級算力(35TOPS),包括一對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一個后視單目攝像頭和四個環視魚眼攝像頭,能夠支持除城區領航輔助駕駛之外的七個其他功能。
而9V的配置在7V的硬件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側視單目攝像頭,從而提升側方動態車輛檢測的能力,滿足路口左右轉、掉頭和環島通行等場景下的觀測需求。
大疆車載的戰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與五菱的合作之外,大疆車載也已經與大眾取得了合作,甚至與比亞迪的合作同樣“未來可期”。
據大疆車載總監謝闐地透露,到2024年年底之前,將有超過20款車型將搭載大疆車載的智駕產品,這標志著公司的戰略方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這一戰略的背后是大疆車載對“絕殺級產品”的堅定追求。
大疆的產品性能不僅優于競爭對手,而且成本更低。這使得大疆成為了壟斷市場的企業之一,即使在價格敏感的中國市場,大疆也難以撼動。
這種“絕殺級產品”的戰略思維也貫穿了大疆車載的發展。大疆車載內部注重技術創新,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發項目都能成功商業化。內部標準之一就是能否創造絕對的競爭優勢。
這與其他公司,如小米,采取迅速擴張業務范圍的策略截然不同。大疆認為,這種擴張只會使企業虛胖,而不是實現可持續的成功。
市場機會與競爭挑戰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機會愈加廣闊。華為、小鵬等公司的先行者地位,使得智能駕駛技術在城區場景中的推廣變得可能。這使得用戶更容易接觸到智能駕駛技術,提高了市場的普及度。
這為大疆車載帶來了機會,因為其產品方案既具有競爭力,又能滿足主機廠和最終用戶的需求。
然而,產品的過度依賴視覺技術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如天氣不佳時的影響和硬件老化問題。因此,安全冗余等問題需要認真考慮。
當然,大疆要打入的車載領域是一個強敵環伺的市場,自身的優勢并不足以讓大疆“安枕無憂”。
在供應鏈方面,外資Tier1公司如博世、電裝、采埃孚、大陸和法雷奧依然主導ADAS和泊車領域市場。近年來,隨著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的增加,本土供應商的市場份額也逐漸上升。在大疆涉足的這些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出色的本土競爭者。
傳統ADAS供應商如福瑞泰克和德賽西威在行業內積累了多年的經驗,與汽車制造商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例如,福瑞泰克已經與40多家汽車制造商和100多款車型合作。
L4級別的公司,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輕舟智航和百度等,也在積極發展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與其他ADAS技術公司相比,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算法和數據優勢,同樣值得大疆重視。
寫在最后
大疆車載從打醬油到成為主流玩家,是產業技術和市場需求變化的演繹。
大疆車載的戰略選擇和發展歷程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過程。其追求“絕殺級產品”的戰略思維,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大疆車載雖然迎來了大爆發,然而,它仍然面臨著眾多挑戰,而智能駕駛領域的道路則異常曲折而漫長,從“可用”到“出色”仍然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未來,大疆車載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