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以自動化為首的未來出行,更是為人們構建了一個美好的畫面,但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一直是汽車圈經久不衰的熱門討論話題。
今天(6月5日),在以“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的全球汽車論壇上,本田汽車研究所R&D的董事、智能化控制開發責任人玉川裕、博世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華為5G車聯網負責人何超、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車聯網產品線總監任世巖對自動駕駛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見解。
玉川裕:豐田要在2025年實現L4自動駕駛技術,希望和中國企業加強合作
在他看來,智能化技術也是新價值之一,本田的目標是駕駛員和車輛之間可以進行自然的交流,充分運用V2X技術,使交通運行變得安全通暢。
而為了實現網聯車實惠、建設基礎設施,需要各國各業界的共同服務,因此本田也和相關行業展開了合作。
“本田在中國區域和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合作,推出了智導互聯服務,除此之外也與東軟在進行合作,包括分時租賃等,在中國普及電動車的同時,推進生活便捷的出行。”玉川裕說。
而對于自動駕駛,玉川裕也給出了本田的發展目標:“在2020年實現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技術,在2025年實現面向私家車的L4自動駕駛技術。”除此之外,他補充道,“我們的目標是在多車道上行駛的自動駕駛成為可能,實現不需要駕駛員自動變動車道和在擁堵的情況下不需要駕駛員注意車況的自動駕駛。”徐大全:博世確定未來發展總方向,增加未來出行新目標
對于未來的發展,徐大全表態十分明確:“未來共享和自動出行都是我們堅定的目標。”他表示,博世和奔馳的合作目標是在2023-2025年實現L4的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在他看來,自動駕駛有幾個難點是需要攻克的,分別是傳感器、5G通訊、人工智能以及敢于設計的勇氣,這些都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時間。
何超:5G是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關鍵技術
“5G時代”這是目前的一個流行詞匯,對于5G的優勢,何超給出了他的看法:“一是時間低帶寬大,二是鏈接數大于原先的網絡技術。所以面對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和網聯的性能,5G會成為一個關鍵的技術。”
何超認為,目前智能座艙是一個熱門應用,如何讓智能座艙和網絡關聯起來是最關鍵的一點,“這一塊網絡既有大帶寬,上行能做到10G,下行能做到20G峰值,小的峰值速率,可以做到隨時隨地100M的覆蓋。這里面講到關鍵技術對性能的要求,這也是目前5G在標準和基礎研究價值點比較大的一方面。”
任世巖:V2X可以提升主動安全和交通效率
對于V2X技術,任世巖介紹道:“智能駕駛主要依賴的是一些傳感器,包括雷達、攝象頭、紅外等等,每個傳感器感知的范圍或者它所關注的焦點可能是局部的,而V2X則能做到超視距的覆蓋,通過這樣的覆蓋可以使得我們的感知變得更加安全和可靠,可以提升主動安全和交通效率,比如說緊急制動的預警,危險路段的提示,闖紅燈預警等等,均可通過V2V的設備進行感知。”
“經過幾年的發展,V2X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態。”任世巖說,“首先在國家政策方面國家級智能網聯創新中心已于今年建立,同時也已明確提出促進LTE-V2X的技術,交通部發布一些法規促進它的落地。在產業界成立了一個C-V2X工作組,主要致力于V2X的推進。在國際上5GV2X的組織,推進在V2X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