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廣汽集團宣布旗下子公司廣汽零部件已于近日與株洲中車時代合資設立廣州青藍半導體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新公司將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自主IGBT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項目計劃落戶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投資總額約為4.63億元人民幣,分兩期投資,一期規劃產能為年產30萬只汽車IGBT模塊,計劃2023年投產;二期規劃產能為年產30萬只汽車IGBT模塊,計劃2025年投產。項目全部完成后,可實現總產能60萬只IGBT/年。
IGBT功率模塊產品,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的零部件,IGBT在電動控制系統、車載空調系統、充電樁逆變器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據Yole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IGBT在EV/HEV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5.09億美元。其中,在新能源整車電控中,車規級IGBT模塊成本據悉已經占到了44%,在充電樁中,約占總成本的20%。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驅動車用IGBT的市場規模正在進一步擴大。有預測數據指出,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IGBT市場規模或進一步增長到456億元,成為汽車電動化進程中最主要的價值增長點。其中中國EV和PHEV乘用車市場IGBT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達186億元,海外將達262億元。
因此,當前很多整車廠都在積極布局車用IGBT。例如比亞迪,依托比亞迪半導體已經在IGBT領域開展了多年的研發,先后推出了包括IGBT、SiC MOSFET等在內的多種功率半導體產品。其中IGBT方面,比亞迪半導體基于高密度Trench FS的IGBT 5.0技術已實現量產,另外其也在開展第三代半導體SiC的研發。在市場化方面,比亞迪半導體已經進入了小康汽車、宇通汽車、福田汽車、北京時代、英威騰、藍海華騰、匯川技術等廠商的供應體系,但目前主要的營收來源還是比亞迪。
為了提升公司獨立性,更好地拓展第三方客戶,比亞迪半導體正在積極推進IPO。據最新消息透露,比亞迪半導體將于1月27日創業板首發上會。根據此前披露招股書的內容,比亞迪半導體此次IPO擬募資26.86億元,投建新型功率半導體芯片產業化及升級項目、功率半導體和智能控制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智新半導體IGBT生產線,圖片來源:智新科技
另外,東風汽車、上汽、吉利等也開展了相關的布局。其中東風汽車憑借旗下智新科技,于2019年6月與中國中車在武漢合資成立了智新半導體有限公司。歷時兩年,2021年7月,由智新半導體自主研發的IGBT模塊正式下線,首批下線的IGBT模塊計劃搭載于東風風神、嵐圖等自主品牌車型。
根據東風汽車規劃,智新半導體項目總規劃產能120萬只,旨在滿足“東方風起”計劃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一百萬銷量的IGBT需求。其中一期將實現每年30萬只全轎車規級模塊的封裝能力。
上汽則選擇了與英飛凌合作,共同成立上汽英飛凌汽車功率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合資公司也已大批量生產車規級IGBT,廣泛應用于國內眾多品牌新能源車。除此之外,2021年11月底,上汽還攜旗下市場化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尚頎資本共同出資5億元投資了積塔半導體,一起參與投資的還有匯川技術、創維投資、小米長江基金等,旨在助力積塔半導體發揮自身車規級芯片制造優勢,加大車規級電源管理芯片、IGBT和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方面制造工藝的研發力度,加快提升汽車電子制造產能。
廣汽集團指出,此番攜手中車時代,有望打開雙方在新能源汽車IGBT領域的發展局面。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公司作為中國中車旗下企業,在IGBT領域,電氣產品已從650V覆蓋至6500V,在電壓范圍上可對標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其生產的高壓IGBT產品大量應用于我國軌道交通核心器件領域,中低壓IGBT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