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車載產品部高級經理楊圣杰先生分享了智能座艙背景下車載顯示五大趨勢及應對,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主掌握包括LTPS-TFT、AMOLED 、柔性顯示、Oxide-TFT、3D顯示、透明顯示以及IN-CELL/ON-CELL一體式觸控等領先技術。公司設有TFT-LCD關鍵材料及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并承擔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多個重大國家級專題項目。楊圣潔先生稱全球輕型車市場已經趨向于互聯化、智能化、電氣化以及共享化,新興市場仍然是全球汽車增長的強大動力,尤其是亞太地區,中國自主品牌已經迅速崛起。車載顯示市場方面的年復合增長率9.6%,近四倍于整車終端市場增幅;影音娛樂(infotainment)顯示需求,如CID/RSE,未來仍保持主導地位;Cluster顯示趨勢方面車廠差異化需求顯著3.5“→4.2” →5“逐步發展過渡模式或將打破直接采用7”產品跨越式發展打破,新能源車、豪車品牌、中國自主品牌對全液晶儀表的偏好,10.25”、12.3”滲透速度加快。楊圣杰先生稱,用戶對于車載顯示的要求也有所增加,未來駕駛安全與用戶體驗 對于用戶來說缺一不可,產品也將更趨向于多屏化、大屏化、高清化、觸控化、個性化。
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高檔液晶顯示器件和觸控器件的研制、生產和銷售。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依托于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平板顯示技術與觸控技術研發中心,致力于新型平板顯示技術與觸控技術的研發,多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技術成果豐碩、實力突出。產品大量應用于工業控制、汽車電子、智能移動終端、通訊、白色家電以及數碼產品領域,獲得各行業頂尖客戶的認可,產品暢銷全球。
張漢焱先生介紹了關于車載CID一體黑技術,是指在不通電的黑屏狀態下油墨區和可視區域保持同樣的黑度,現階段觸控屏逐漸成為汽車多媒體中必不可少的器件,而未來車載CID最重要的制造技術方向有三點:更黑、更清晰、更安全。對于車載CID一體黑影響因素,張漢焱先生也分析了三點,一、玻璃的厚度,材質,表面處理會影響一體黑效果;二、油墨的黑度、顆粒度、制作工藝會影響一體黑效果;三、光學貼合膠水的厚度會輕微影響一體黑效果。鑒于一體黑的各影響因素較多,需要特殊的光學計算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需要行業內上下游共同研發,才能匹配較好的效果。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特殊工藝的CTP結構均可滿足一體黑要求,具備良好的效果。
華晨汽車集團新能源事業部總裁張海軍先生分享了關于整車新能源智能化后的供應鏈轉型,張海軍先生就針對當前背景對國內整車行業做了分析,他表示,基于能源安全化的發展要求,我國現在所有整車企業都轉向“清潔能源化,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同時也引領著全球汽車行業向新四化發展,零部件企業也將緊跟整車廠轉型新四化的腳步做產品轉型。
他還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面臨的轉型四大痛點:分別是:1.高端技術領域創新能力不足;2.產業鏈發展亟待優化;3.缺乏大而強的核心零部件產業體系;4.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有待完善。對于四化要求下的產業鏈轉型張海軍先生提出6個關鍵點:1.規模化發展,避免“連”而不“鎖”;2.后市場發展的“六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網絡化,國際化;3.“大平臺”+小前端的的模式受市場認可;4.維修、美容及商品售賣正趨于融合;5.行業整體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6.車廠-4S店采用賣車+終身保養等方式,將保養維修業務截留。
IHS首席分析師吳宥緗分享了關于汽車顯示屏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吳女士用非常詳細的市場數據分析了車載顯示市場,她表示,現階段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北美和歐洲已經具有高顯示附加率,而中國將很快趕上。連接車和NEV室內設計為汽車展示面板制造商創造商機。連接車和NEV(新能源汽車)有更多的內容顯示,顯示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機界面。展覽展示了更多展示機會的趨勢。大屏幕尺寸更大面積消費:顯示器大于10英寸,甚至柱到柱顯示器多個屏幕用于更多的應用:除了一個全數字顯示和中心堆疊顯示,許多概念車有一個中心控制面板,電子鏡,顯示器的后排座椅。
更高的顯示性能:對于NEV,偏好是消耗更少功率并且具有真實黑色、纖細邊框、自由形狀設計、集成觸摸和高對比度的面板以用于高科技存在。
新的供應鏈:NEV市場仍然很小,傳統玩家的支持率很低。這為新來者打開了大門,NEV公司更喜歡使用后臺技術播放器。吳女士還表示,汽車顯示屏從量變到質變,由任務和法規支持,今后將重構汽車市場競爭格局。
以下是 香港藝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博士的演講PPT內容,僅供各位讀者學習參考,不做任何商業利用,如有需要請先征得陳軍博士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