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正值暑氣減退,秋意漸濃,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或迎來“春天”。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聯合印發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規范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旨在進一步規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延伸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促進汽車售后市場提質升級。
具體來看,《暫行辦法》明確再制造企業是再制造產品的質量責任主體,對再制造企業生產行為的主要環節進行了規范,包括舊件檢測鑒定能力,拆解、清洗、制造、裝配、產品質量檢測等方面技術裝備和生產能力,相關廢物處理環保要求等。同時,《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再制造產品應具備與原型新品同樣的質量特性,出廠時進行與原型新品同樣的檢驗、檢測或認證。要求再制造產品的質量應符合原型新品的質量標準,安全標準應不低于國家對機動車零部件原型新品的要求,環保性能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是再制造產業的重要構成。我國汽車生產銷售量連續多年居全球首位,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促進了汽車零部件行業和汽車售后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
業內分析認為,發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契合“以更少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排放,獲得更多、更高附加值和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和服務”,對汽車行業節能降本有較大意義。
在此背景下,已有不少車企在積極行動。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寶馬從2019年開始便在中國穩步導入再制造業務,不斷開發本地再制造產品。作為寶馬在華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更是承擔了重要的踐行責任。
開發本地再制造產品 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與傳統廢金屬回收利用處置方式相比,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能夠回收報廢產品所蘊含的附加值的70%左右;與原始制造相比,再制造可節約能源消耗60%,節約材料70%以上,降低制造成本30%-50%,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與制造新品相比明顯降低。
在全球碳中和共同愿景之下,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已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主旋律,發展零部件再制造對汽車行業而言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寶馬在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領域都保持著較快的節奏。眼下,寶馬更是將可持續發展上升為企業核心戰略之一,并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即到2030年將汽車使用階段的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50%,并將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水平降低至少40%,其中供應鏈端降低20%、生產層面降低80%、使用階段降低50%,集團整體減少CO2排放超2億噸。
而零部件再制造正是寶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據了解,為進一步貫徹發展循環經濟和碳減排目標,寶馬在中國本地的再制造業務立足于“在中國,為中國”。
截至2021年,寶馬已經向市場提供了5種本地再制造產品,其中包括變速箱及閥體、空調壓縮機、電子助力轉向機和車載主機。在未來幾年里,寶馬將進一步擴大再制造零配件產品線以及豐富現有產品線的車型覆蓋范圍,推出新一代電子助力轉向器、分動箱等再制造產品。
同時,舊件是開展再制造的基礎,舊件管理也是循環經濟閉環的點睛一筆。寶馬很早就意識到舊件的重要性,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可追溯的零配件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在2020年,除了正常保修舊件返還以外,寶馬將舊件回收范圍擴大到客戶自付費的零配件上,并在全年間共計回收了108,070個零配件,總重量超過669噸。
以嚴格制造工藝 打造極具性價比的原廠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本地再制造零件,不是簡單的翻舊換新,而是通過原廠技術標準和標準化工藝流程,對舊零件進行精準修復與細致改造,重新批量制造出如變速箱、變速箱閥板、空調壓縮機、轉向機和主機單元的再制造零件。寶馬以本地再制造零件為基礎提供的車輛維修方案,是一種更為經濟的車輛維修方案,不僅節能環保,其價格也僅為全新零件方案的30%~60%,且享有和原廠新品同樣的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能夠更好地降低客戶維修費用,旨在不斷提高和保持客戶用車滿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寶馬投放市場的本地再制造件均符合國家相關法規標準以及寶馬嚴格的質量標準,與全新配件的出廠標準完全一致,每一個再制造件均通過與全新配件相同的嚴格測試。同時,寶馬提供的本地再制造件具有高性價比,并享受與全新配件一致的兩年不限里程質保期,在保證維修質量和產品性能的同時,有效為客戶節省維修費用。寶馬還要求各授權經銷商在維修服務中使用再制造件時,必須明確告知客戶,且所有本地再制造件的包裝和名稱均明確標示了“再制造”字樣。這均與《暫行辦法》的相關要求相契合。
此外,寶馬的再制造零件同樣具備嚴格的節能環保標準,其再制造工藝須符合回收要求的舊零件精準修復標準,標準化工藝流程將大幅降低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和污水排放以及原材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