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西南研究院日前通過模擬惡意攻擊發現,低成本硬件和軟件配合即可干擾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
據媒體報道,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工程師日前通過模擬惡意攻擊發現,低成本硬件和軟件配合可成功干擾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這也是該研究院汽車網絡安全研究的一部分。
研究院團隊對電動汽車和J1772 充電器的信號和電路進行逆向干擾實驗(J1772 是北美地區電動汽車最常見的充電器)。他們利用在實驗室中開發的一種低成本硬件和軟件結合的設備,成功地干擾了汽車充電。
負責這項研究的工程師奧斯汀·多德森(Austin Dodson)表示:“這項研究旨在發現普通充電器的潛在威脅,這樣才能為未來十年電動汽車的廣泛應用做好準備。”該研究院負責多個汽車網絡安全研究,其中包括自動駕駛和聯網汽車、智能交通系統和物聯網(IoT)網絡設備。
據悉,該研究院進行了三種實驗,即限制充電速率、阻止電池充電和過度充電。其開發的“擋路人”(MITM)設備在充電器和車輛之間發出干擾信號。研究人員還排空電池并生成信號來模擬J1772充電速率。
通常情況下,汽車過度充電時,電池管理系統會自動斷開充電。然而為了限制充電,“擋路人”設備會將電流強度限定在6 安培,從而大幅降低充電速率。為了阻止電池充電,該設備會發送電量接近充滿的信號,并發出“無法充電”的警告。
據多德森介紹,該實驗“有效地欺騙了測試車輛,使其以為自己已經充滿了電,從而不再充電。這種類型的惡意攻擊可能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破壞。”
本次研究的重點是J1772 2級充電器,但研究院也在評估對3級充電器的測試。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隨著汽車消費和制造趨勢向汽車電氣化的廣泛發展,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增長到30%。隨著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問題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西南研究院工程師、關鍵系統部門團隊負責人維克多·默里(Victor Murray)最后強調:“做實驗發現漏洞,是為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制定標準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