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入自動駕駛領域,高通的野心有多大?
作為國際芯片巨頭及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其實一直都有布局汽車領域,也是主要的汽車供應商之一。
目前,高通汽車業務主要專注于四大領域:
數字座艙,面向信息影音和儀表盤、乘客和后排娛樂系統、駕乘人員的監測,還包括虛擬化和一體化 RTOS/OS。
車載網聯以及 C-V2X,覆蓋車內藍牙 /Wi-Fi 連接技術、高精定位、4G/5G 連接技術等。
ADAS 與自動駕駛,我們推出了能夠支持 L4/L5 級自動駕駛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我們還圍繞解決方案提供安全軟件平臺、HIL/SIL 工具鏈。
云側終端管理,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實時跟云端連接,通過 OTA 不斷升級軟硬件,通過與云端的連接傳輸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用戶體驗。
C-V2X 的商用
高通技術標準高級總監李儼認為智慧交通系統有三個基礎技術支撐:基于 5G 的連接技術、基于 AI 的自動化技術,以及 C-V2X 技術。
在業界,通常把 C-V2X 比喻為車的 " 朋友圈 ",通過端到端的直接連接方式,把車和周邊的道路參與者相互連通,使車能夠對道路參與者進行及時的感知,對整個道路中其它參與者的意圖進行了解,合理地進行路徑規劃,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會成為 C-V2X 技術的領跑者,在過去一段時間,國內的很多地區,例如天津、無錫、重慶、武漢,都有大量的車聯網建設項目。通過路邊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造,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提供 LTE V2X 的覆蓋,同時也有許多汽車廠商宣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陸續量產支持 C-V2X 的汽車。
總之,C-V2X 是一項重要的感知手段。車輛具備相互協作式感知的重要能力,就是要讓每一輛車精確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并把自己的位置通過 C-V2X 技術廣播出來,使別的車輛獲取自己當前的位置、行駛的指向和速度、加速度等信息,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指標。比如,將車輛 A 的航跡信息播發出來之后,其他車輛便能對車輛 A 進行感知并參與相互協同。
不過,車聯網核心技術之一,就是高精度的定位。
為了更好地支持基于 C-V2X 的這些應用,高通也推出了視覺增強高精定位(VEPP)技術,即利用高精地圖中提供的道路基礎設施(例如樓宇、橋梁)等具有特征的信息,通過攝像頭對這些基礎信息進行識別,再對當前基于衛星和航跡推演定位得到的信息進行三角坐標校準,從而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使定位精度達到車道級,以支持自動駕駛和 C-V2X 的應用。
那么,VEPP 高精定位在中國要商業落地,是否有政策、監管、資質方面的障礙?
李儼表示,視覺增強高精定位(VEPP)技術在國內的商用落地會涉及到測繪的問題,但是我們認為 VEPP 技術主要還是基于視覺采集和地圖信息耦合生成的。
" 真正在國內落地的時候,我們肯定需要跟國內有資質的圖商(地圖廠商)進行合作,把 VEPP 技術融合到整個地圖引擎中。"
實際上,高通在做基于衛星導航的定位時,也需要跟圖商進行深度合作,因為他們通過衛星定位或者差分衛星定位獲得的都是絕對地理坐標,但真正運用到自動駕駛和 C-V2X 領域的時候,他們需要把這些坐標轉換成國測局坐標(火星坐標,GCJ02)這個坐標體系。
正如李儼所說,高通需要跟國內有相應資質的圖商進行合作才能將采集的坐標真正轉化成商業應用。
加碼數字座艙
未來中控臺、儀表盤以及車載計算平臺會向整合的方向發展,這是發展趨勢。
其實從從汽車的本身的電子電氣架構來講,這也是汽車制造商未來著重的關鍵點。
因為,原來整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有幾十個 ECU(電子控制單元),如今隨著域控制器概念和技術的發展,很多汽車制造商能夠把這些 ECU 整合到三至四個域控制器上,這就是他們在進行車內電子電氣架構革新所呈現的動作。
其中,數字座艙更是中控、數字儀表盤、車載計算平臺等往融合方向發展的代表。
目前,很多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推出面向未來的新一代數字座艙,車內不僅有顯示屏,還有 AR/ 抬頭顯示屏;后視鏡不僅支持后視功能,還支持流媒體的播放;副駕駛、乘客后座都配有顯示屏;左視鏡、右視鏡都具備計算機視覺功能。
所有這些體驗都離不開高通在內的各大廠商提供的數字座艙解決方案,尤其是現在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都在超寬顯示屏、多顯示屏、多攝像頭以及音箱方面加大研發投入。
目前,高通已經發布了三代數字座艙平臺,早在 2014 年我們就推出了第一代數字座艙平臺;2016 年和 2019 年我們又陸續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數字座艙平臺。
據雷鋒網了解,高通推出的第三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分為了至尊級、旗艦級和性能級三個層級的不同的硬件平臺。第三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有以下幾個特點:
可以提供支持駕乘人員的個性化設置,實現車內的自然語音控制、虛擬助理,同時對人機界面可以進行自適應交互等;
提供更智能的導航,包括視覺輔助定位以及車道級 GNSS 導航和基于增強現實(AR)的導航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數字座艙在軟件的統一平臺上也提供了包括對 Android、Linux、QNX RTOS 的系統適配。
在此基礎上,未來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還有望支持更加個性化的體驗。
高通最后透露,目前全球有 19 家主流汽車制造商都采用了高通的數字座艙解決方案,包括奧迪、捷豹路虎、本田、吉利、廣汽、長城、比亞迪、領克、小鵬、威馬等。
總之,高通正加速拓展它的疆界,但挑戰也是越來越大。對于高通來說,進一步深入到自動駕駛市場,從而和這個領域的另外兩個廠商——英特爾和英偉達展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