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車型試制在即,全新戰略呼之欲出,B輪融資進展加速......此時此刻的拜騰汽車正向著智能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化運營快步前行。而在拜騰身前身后,還有更多的新造車企業,他們節奏各異的奔跑也驚醒了越來越多的傳統造車大鱷。
“我們不能小看競爭,一定要有創業公司的態度,要跑得比別人快,”帶著三米外仍清晰可見的黑眼圈,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在參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間隙接受了汽車頭條App的采訪。時間催生的變化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迅速,參會過程中,戴雷非常驚喜地發現,“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智能化已替代電動化成為新的討論焦點”,這讓他備受激勵。
對于戴雷,包括所有投身造車的創業者在內,他們此時的處境就像跳入奶油桶的老鼠,必須在中國創業造車這片沃土上逃出生天。智能化已成為產業、專家和學者關注焦點,這意味著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即將進入快速成長期,也意味著新造車企業脫虛向實、落地生根的窗口正在打開。戴雷非常確信,他能夠在“奶油桶”里取得成功:“在中國創業是很正確的一個選擇。”
當然,通往窗口的路不會平坦。已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開始以造車新勢力自詡、加速布局智能純電動汽車,在競爭白熱化之前,拜騰汽車將如何突圍,如何實現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企業定位?
“傳統車企轉型困難”
在國內汽車產業中,能給新造車企業最大威脅的并非另一家新造車勢力,而是正在全速轉型的傳統造車企業,國外比如寶馬、國內比如吉利,TA們對未來出行都有著明確愿景與舉措。
戴雷深知這些企業的底蘊之強大:“一個有雄厚實力的大整車企業,有100多年歷史的歐洲、德國車企,有4萬多員工,有投資能力,為什么我們作為一個小小的創業公司可以去跟他們PK呢?”當然,他也很清楚拜騰的優勢所在:“為什么我們有機會,最重要的原因是新領域的新技術,車聯網的技術優勢,這對傳統車企是最難轉型的地方。”

▲BYTON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 戴雷博士
戴雷認為,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傳統汽車的轉型幾乎沒有任何阻力,無論是電機、電控、電子管理系統的技術,傳統車企都能夠去投入、去解決。但是,車聯網對傳統車企而言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全新的用戶界面對機械工程文化都是巨大的挑戰,“做這種高科技是需要互聯網公司的思維,需要高科技公司的速度、想法和人才,這對他們來講很困難。我不敢說它無法轉型,但至少速度會慢一點,這是給我們的時間機會。”
正是這樣一個“時間機會”,讓戴雷成為一個與時間“搶跑”的創業者。投身創業造車至今僅兩年出頭,戴雷與創業公司先后完成管理團隊搭建、A輪融資、全球研發布局、全新品牌發布、生產基地開工、首款概念車亮相CES等諸多關鍵環節。而首款概念車在CES上的亮相,不僅讓拜騰摘掉了PPT造車的帽子,更描繪出拜騰智能出行終端的雛形。
拜騰還在加速,不斷攪動著正在成形的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
“資本市場更懂造車”
“融資方面,我們現在也加快了速度,很快會完成B輪融資。”戴雷雖沒有透露更多相關細節,但他明確向汽車頭條App表示:“現在公司發展的非常快,也非常健康,拉斯維加斯以后,很多人主動找我們,考慮主動投資我們。”
能夠印證拜騰汽車融資加速的細節是,3月中旬,原高盛中國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成長青先生正式加入BYTON拜騰任聯席總裁,負責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關系管理。對此,戴雷表示:“我們短期內主要是B輪融資,下一步還要做很多工作,如考慮布局產業鏈,長期還要考慮籌備IPO,這些都很重要。”
實際上,在造車新勢力極為重視的融資方面,戴雷最欣慰并非是CES之后其融資來源不斷增多,而是國內資本市場開始趨于理性,投資人更懂得“造車”的關鍵所在。

戴雷認為,兩年前還有一些泡沫,很多投資人并不了解汽車行業,“現在不一樣了,資本市場的很多機構也學習了很多東西,通過這兩年,大家能更好理解到底做一個這么復雜的東西什么樣的因素最關鍵”。
在一些新造車企業倒下之后,資本市場對“造車”有了二次審視,理性之后的認可則更有利于新興企業穩定前行。“大家很認可智能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而且相信新企業有很大的成功概率,這對低調務實、專注產品的拜騰汽車來說是好事。”
至于和融資一樣備受關注的生產資質方面,拜騰汽車也在加速申請,戴雷甚至自信滿滿地表示:“確定性非常高”。據介紹,拜騰南京工廠的第一個車間已經建好,并將在4月啟動小批量生產試制,這些車輛正是為資質申請精心準備。“我們在這方面雖然非常有信心,可以完成,同時也準備了備選方案。”
聚焦產品 不懼未來
工廠試制、產品落地、資質在望,對于投資人而言,拜騰這樣一家新造車企業似乎已沒有太多風險可言。但在戴雷看來,以上因素并非是拜騰汽車未來發展的“命門”所在。
“判斷一家新造車公司前景最重要的是看產品,”戴雷篤定的說道:“做好首款極其重要,要讓消費者去接受一個新的品牌、新的產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現在中國消費者雖然對新的技術很開放,愿意接受很多新概念的電動車,但現在的消費者也非常成熟、非常理性,他們會全面考慮。”
正因如此,戴雷為拜騰的首款產品劃定了三個標準。首先就是安全、質量,在他看來,這是是造車的“門檻”,拜騰產品“一定是符合全球各地的五星安全標準,工藝水平又做得非常棒”;其次是整車設計,“一定要漂亮,一定要讓大家接受,而且要彰顯出高端車屬性”;第三,要有獨特產品優勢,“拜騰有非常獨特的共享全面屏與駕駛員觸控屏,以及非常獨特的內飾設計、人機交互系統。
用戶體驗則是戴雷構筑拜騰汽車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目前,很多傳統汽車企業都將旗下產品定位為“智能移動終端”,而拜騰汽車的產品將有其獨特優勢。“我特別想強調,產品一定要從UI、UX上變成智能終端,要全方位考慮不同的人機交互方法和用戶界面。”戴雷表示:“第二,拜騰會建立一個開放平臺,在安全的基礎上為用戶創造更多新價值,與消費者持續互動、滿足更多需求。”
談及拜騰汽車未來產品力的核心,戴雷非常激動又總是欲言又止,他需要等合適的時機去披露更多細節。
目前的拜騰汽車,是研發、制造、營銷模式創新同步推進,其已經成立的營銷團隊將負責打造真正適合年輕人的高端品牌,打破傳統的壓庫銷售模式,依托南京工廠生產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其次,圍繞客戶體驗與消費者觸點,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完美融合。今年下半年,拜騰將開啟首家線下體驗店。
即將到來的北京車展,拜騰汽車還將發布更多戰略合作、業務模式,戴雷圍繞智能純電動汽車的出行構想將進一步披露。當然,在北京車展的大舞臺上,還將看到更多的傳統車企轉型、新造車企業加速,拜騰通往“時間窗口”的路充滿挑戰。就如戴雷所說,不可能所有的新造車企業都會成功。在電動化、智能化汽車市場成為消費主流之前,或許有很多創業公司都將被湮沒,但對于從未放慢腳步的戴雷來說,或許他可以在某時某刻再現那句臺詞:“Gentlemen, as of this moment, I am that second m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