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郡黃希鳴表示“沒有土地、廠房等可變賣的資產來解決員工的現實問題”;賽麟工廠“人去樓空”,國有股東斥責王曉麟遠避美國;以及,拜騰“暫停中國業務、全員待崗,美國公司準備申請破產”。
“2020年是新造車勢力企業最后的窗口期”,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窗口關閉異常迅速。
眼下,沒有量產車的新造車勢力企業,因資金鏈斷裂正集體“渡劫”。有量產車的新造車勢力企業,也前途未卜。
年初,美團王興表示“新造車勢力企業最后將只剩3家,蔚來、小鵬和理想。” 顯然,其它新造車勢力對比并不認同。其中威馬的沈暉就因此與王興約下了賭局,認為威馬將是“3家”之一。
如今,2020年已過半,新造車勢力的格局愈發明朗,“3家”之爭會花落誰家?
6爭3
從前5月數據看,總銷量排名前3的是蔚來、理想和小鵬,與王興年初預測的一致,但誰能活到最后仍是未知。
因為,新造車勢力企業前5月累計銷量超過500輛的僅6家,其中僅蔚來汽車1家累計銷量超過1萬輛。僅從銷量來看,相比月銷量已經過萬的特斯拉,新造車勢力企業整體的競爭力十分羸弱。
同時,即使今年前5月銷量過500輛的企業,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其中,前3家的差距較明顯。蔚來前5月累計銷量過萬,其次后發力上市的理想累計銷量超過7千,小鵬汽車僅4千多輛。并且小鵬與第四名的威馬差距并不明顯,第五名的合眾也緊追不舍。
從第六名開始,銷量可謂“跳水式”下跌。比如第六名的國機智駿汽車,前5月累計銷量585輛,不到第五名合眾的七分之一。后面的零跑汽車不到500輛,月銷量最低的月份僅15輛(2月份)。再其后的云雀汽車、大運汽車和雷丁汽車,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新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高調的愛馳汽車、云度汽車、新特、電咖、奇點、合創、天際等品牌,銷量最多的僅150輛(愛馳汽車),最差的僅3輛。并且只有愛馳汽車銷量為3位數,其余品牌均在100輛以下,銷量個位數的有4家。注意,這并不是單月銷量,而是今年前5個月的銷量。
絕望的是,在車市整體已經回暖的情況下,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仍同比20%以上的降幅。“從目前形勢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體很難有比較大的爆發式增長。”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坦言。
以目前的形式來看,未來僅剩的“3家”,極大概率會在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和合眾中誕生。
誰是“第三家”?
不得不說,蔚來仍是新造車勢力企業中的絕對“頭部”。去年年銷量超過2萬輛,今年前5月銷量已經過萬,其單月銷量也呈遞增趨勢,整體表現穩步上升的趨勢。
理想汽車作為后來者,去年12月才開始交付首批產品,但今年從交付開始,其勢頭非常猛,除2月份銷量為307輛外,其余月份銷量均超過千輛。
近日,理想汽車創始人及CEO李想表示,今年將線下門店從原計劃的20家擴張到60家。因為“一個城市有或沒有門店,市場占有率會相差8倍,這意味著實體門店能大大提升汽車銷量。”
截止到6月16日,理想汽車交付量累計達到1萬輛,6月預計銷量將有3000輛。如果實現,理想汽車月交付量將再創新高。
目前位居第三的小鵬,其勢頭相對弱很多。
除2月份外,小鵬汽車5月份銷量環比有所下滑。有媒體認為背后的原因是新產品P7的銷量不如預期。但何小鵬今日回應“感謝關注,看起來某友商急了”,并表示P7在5月份還未開始交付,6月28日才規模對外交付。
不管P7何時對外交付,小鵬汽車5月(995輛)環比19%的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單月銷量不及威馬和合眾的表現。
說起緊隨小鵬汽車的威馬,其創始人沈暉是唯一公開“不服”王興“3家”預言的新造車者,并為此打起了賭。
有媒體分析沈暉如此有底氣,是因其去年年銷量超過1.6萬輛,并且緊隨蔚來位居第二名。
然而,今年1月份開始,威馬的銷量排名驟降。除了2月份外其它幾個月銷量排名都在第4名。并且,今年1月份威馬還推出“半價提車”、“2年6折回購”的新零售模式吸引消費者。然而,從銷量上看并沒有起到多少效果。
緊隨小鵬之后的合眾新能源,5月份銷量已經超過威馬,但前5月銷量仍比威馬少了一百多輛。合眾的哪吒N01在去年已經累計賣出1萬輛,去年年銷量位居新造車勢力榜的第四,因此合眾新能源也具有沖擊前3的機會。
但是,對于去年的銷量,有業內人士認為其主要賣給了共享出行平臺,并不是個人用戶。近日,在哪吒U上市發布會上,合眾與國網湖南電動達成戰略合作,國網湖南電動采購1000臺哪吒汽車。而今年3月到5月合眾新能源單月銷量為614輛、864輛和1146輛,顯然大客戶訂購對銷量的提升非常明顯。只是這樣的銷售模式真的能長久?
因此,按照目前的走勢,蔚來和理想如果保持穩步增長,兩者之間或許將爭奪“一哥”之位。但是第三名鹿死誰手還有待觀察,畢竟小鵬、威馬和合眾狀態都不太穩定,隨時都有出局或爆發的可能。
當然,對于所有的新造車勢力企業來說,資金將是活下去的基礎。因此,除了銷量外,企業的現金流以及融資情況也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但今年僅蔚來和理想公布了融資消息,其它企業的資金還能繼續支撐多久只有自己知道。
目前,新造車勢力最后能否剩下3家,現在仍是未知數。畢竟蔚來仍處于巨虧之中,仍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威馬和小鵬今年銷量不如去年,是產品不行?還是競爭力不行?勢頭正猛的理想,明年還能否保持持續向上?合眾今年的銷量是否還能起來?這些都是左右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