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今年Q1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中,LG化學以27.1%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松下與寧德時代分別以25.7%和17.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第三,中國另一動力電池巨頭比亞迪則僅以4.9%的市場份額,排名降至第六。
至于LG化學Q1季度能夠連續超越寧德時代與松下的具體原因,還是由于其位于歐洲供應雷諾Zoe EV、奧迪e-tron、捷豹i-Pace等車型的強勁銷售帶動,并且促使其電池裝機量攀升還有位于中國2月10即全面復工的特斯拉(上海)工廠量產的Model 3標準續航版車型。
因此,種種誘因導致了LG化學今年Q1季度裝機量從去年一季度的2.5 GWh增加至5.5 GWh,同比漲幅達120%。并且LG化學位于全球的市場的份額也在同步擴大,從去年同期的10.7%擴大至27.1%。同時,對于LG化學而言,近來還有一則利好消息。
據外媒insideevs報道,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已經正式獲得歐洲投資銀行約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5億元)的貸款,而該筆資金將全部投入到LG化學位于波蘭的動力電池工廠。同時,根據提供該筆資金的歐洲投資銀行透露,這筆貸款的到賬將額外增加LG化學每年約35GWh的動力電池產能。換言之,LG化學下一階段隨著融資到賬,仍會繼續擴張位于歐洲市場的動力電池份額。
本次榜單之中,松下仍然位居第二位,還是得益于特斯拉美國工廠產量的持續增長。但是隨著美國本土受疫情不斷沖擊,特斯拉工廠已經進入停產階段,預計Q2季度松下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將會受到巨大影響。
回顧整個1-2月,由于新冠狀病毒疫情位于中國的快速蔓延,導致基本所有國內車企都處于半停工狀態,因此也致使寧德時代Q1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大幅度下滑。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80GWh,同比下滑46.92%。此外,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僅為7.42億元,同比下滑29.14%。
不過對于擁有多達百家供應客戶的寧德時代而言,無需過多擔心。因為隨著國內抗疫工作逐漸進入尾聲,從3月開始其動力電池裝機量就已經達到1.213GWh,較2月環比大增369.78%。按照如此趨勢,預計其4月動力電池裝機量將會繼續環比攀升,并慢慢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況且今年2月,據有關消息透露,寧德時代已從LG化學手中拿下特斯拉(上海)工廠國產標準續航版Model 3的訂單,宣布成為特斯拉在中國地區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加之自Q2季度開始,LG化學與松下位于海外市場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裝機量大減,所以寧德時代重回榜首相信只是時間問題。
相比之下,2017年之前一直坐擁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位置的比亞迪汽車,自被寧德時代超越之后,其動力電池位于全球的出貨量逐年遞減。不過在2018年仍然位居全球第三位,2019年則降至第四位。而根據Q1季度裝機量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又接連被三星SDI、遠景AESC超越,降至第六位。
同時,根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Q1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987.70MWh,較去年同期的3530.77MWh,大幅減少72.03%。至于具體原因,或許還是由于比亞迪目前所采用的動力電池供應體系所致。眾所周知,作為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目前主要的動力電池供貨還是通過“自產自用”這一途徑。
從Q1季度比亞迪公布的銷量成績來看,其新能源汽車共交付22,192輛,同比下降69.7%。對比之后不難發現,其銷量同比下滑的數據與其裝機量同比下滑的數據非常接近。因此對于比亞迪現階段而言,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多少基本取決于它能夠賣出多少輛新能源車。
后續身處國內新能源市場,在面對眾多自主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以及外資公司的直面競爭中,比亞迪的終端處境只會愈發糟糕。因此,能夠環比提升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方法,或許僅剩下了獨立電池業務、尋求更多外部供應客戶一種。而剛剛 成立的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與不久前面市的刀片電池將會是比亞迪的最后“籌碼”,并且成敗在此一舉。
不過縱使刀片電池的綜合性能再過優異,受困于國內具有動力電池需求的大客戶大多已被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等供應商所瓜分,比亞迪想要在它們之中分得一杯羹看似困難度極大。
所以對于未來中國動力電池供應商位于全球市場的“席位”而言,“寧德時代重回榜首易,比亞迪再進前三難”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