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新加坡研究所納米生物實驗室(NB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半固態電解質,可以提高鋰硫電池電池的穩定性,使其更安全可靠。這一研究成果為研發安全鋰硫電池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鋰硫電池具有高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kg),且材料成本低廉,對環境友好,因此,自從概念提出,就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但是,鋰硫電池成熟產品遲遲未能實現工業應用,其主要阻礙就在于安全性問題沒能解決,原因就在于鋰硫電池電池中的液體有機電解質易泄漏且易燃。
研究組負責人Ying教授表示:“由液體和固體組成的混合準固體電解質,稱得上是一種實用的折衷方案,既能使電池保持安全性,又能實現良好的性能。”
為此,該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制備LLZO薄片的新方法,用于構建電解質框架。此外,還將LLZO薄片制成可以吸收液體電解質的多孔膜,設計出一種混合準固態電解質。
Li7La3Zr2O12 (LLZO)材料離子電導率高,而且具有優異的化學和電化學穩定性。這種電解質是非剛性結構可與電極保持良好接觸,且在操作和電池組裝過程中不易開裂,有利于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性能。此外,NBL半固態電解質能在較大電壓范圍內保持穩定,可與不同的鋰電池電極材料兼容。
該研究團隊表示,在試驗過程中,新型電解質在1.5 mg/cm2的負載密度下,可實現高倍率性能(1和2C分別為~515 mAh/g和~340 mAh/g)。對于鋰硫混合準電池來說,這是目前所能達到的最佳性能之一。
試驗結果表明,此類3D片層架構對于提升電池性能至關重要。新型電解質制成的鋰硫電池表現出高容量、快速充放電能力,而且可以抑制多硫化物穿梭,電池性能穩定。
該團隊正尋求開發可實現商業化的新型鋰硫和鋰固態電池。